科技日报记者 吴纯新 通讯员 王荣 陈章
5月7日,湖北蕲春白河110千伏变电站10千伏配电装置区正在进行耐压试验。试验班杨茂勇完成最后一组开关柜测试后,立即通知项目经理舒力,“A段柜体试验全部完成,请求切断3号临时电源。”舒力通过智能电源箱管理系统迅速完成断电操作,全程用时不到30秒。
过去,需要试验人员穿戴全套防护装备进入带电区域手动断电,仅准备安全措施就要耗费15分钟。“现在远程操作就像点外卖一样方便。”杨茂勇对赶来接替施工的二次班同事晃了晃手机,“你们调试保护装置需要临时电源的话,申请后就能即时送电。”
在湖北电网建设施工现场,经常看到一只箱子,底部还装有轮子,可即拉即走。箱子全名为全方位防护型智能电源箱,其“职责”是为建设工地的电动机具提供临时电源。
在大多数施工工地,惯用临时电源箱一般为方方正正的“铁皮箱子”,箱体容易生锈,且自重就有百余斤,得两个人抬。接电、断电还得把箱体打开,由电工现场操作,尤其是雨天,如果断电不及时,很容易引起短路,存在一定的触电和火灾风险。
针对这一问题,国网黄冈供电公司电建工匠创新工作室开展技术攻关,历经多次工作方案论证、实物模型制作,以及无数次现场实践。2022年10月,终于研制出全方位防护型智能电源箱。采用军工材料制作的箱体,不仅自重减轻62%,且防水、防潮、防触电,配备有快速航头插头,接线、断电更加“丝滑”。
该团队还为电源箱安上“智慧大脑”,可实时收发状态信息,精准计量不同用电设备、施工单位等主体的用电量;配备超温报警、烟雾报警、智能识别灭火装置,具备实时定位、移动报警等功能。
同时,团队还开发了微信小程序、线上管控平台,可向管理人员反馈内部元器件状况、人工检查情况,及时发送维护保养需求;并预留不同数据接口,便于其他设备管理平台接入,实现施工现场不同设备一体化管理。相关成果获得国家实用新型专利和国家外观设计专利授权。
2023年6月,智能电源箱作为湖北唯一一个创新项目,参加中国电力建设发展大会暨电力建设装备展。并亮相2024年电力建设科技发展大会暨首届电力智能新型施工装备展。先后获得黄冈市“工友杯”职工创新创意大赛金奖、湖北省电力有限公司质量管理成果三等奖、职工“五小”优秀创新成果一等奖。
2024年2月,智能电源箱入驻国网湖北省电力有限公司电商平台。目前,已销售400余套,反馈良好,实现了施工临时电源零事故、零违章。
目前,国网黄冈供电公司正申请将电源箱相关标准纳入中国电力企业联合会等团体标准,构建临时用电系统标准体系。
(受访单位供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