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技日报记者 何沛苁
《全球人工智能信任、态度与应用调查报告(2025)》近日发布。这项覆盖47个国家4.8万名受访者的调查报告显示,全球五成以上(58%)员工主动使用AI工具,其中三成(31%)每周,甚至每天使用。然而,超半数受访者(58%)仍认为AI不可信赖。
毕马威中国及亚太区主席陶匡淳表示:“当下及未来,使用人工智能已和使用水和电一样,‘不可或缺’又‘触手可及’。本次调研显示,中国受访者对人工智能的信任度和接受程度显著高于全球平均水平,半数使用者达到常态化应用水平,这不仅反映出中国为人工智能高水平发展奠定了坚实基础,同时也对高水平安全治理提出更高要求。”
调查显示,多数员工认可AI在提升工作效率、优化信息检索及激发创新思维等方面的价值,但技术的扩张也给企业治理带来挑战:接近半数员工存在违规使用AI行为,66%的使用者未建立输出校验机制,56%的人因此引发工作失误,更严峻的是,57%的受访者隐瞒AI使用痕迹并冒认AI产出为个人成果。
目前全球仅47%员工接受过系统培训,40%所在机构制定生成式AI应用规范。相较之下,中国64%受访者已完成AI素养培训,69%明确知晓所在机构的AI使用政策。
“调查发现,人工智能在职场中的应用确实提升了工作效率,但也因使用不当催生了盲目依赖和操作不透明等隐患。这要求企业构建‘三位一体’治理体系,完善制度规范、强化技能培训,最终培育透明可信的AI应用文化。”该调查研究的牵头者之一、墨尔本大学商学院信任领域主席尼可·吉莱斯皮教授表示。
此外,约八成受访者对AI技术潜在风险表示忧虑,约四成坦言已遭遇负面影响——人际交互疏离化、网络安全漏洞频发、虚假信息泛滥不绝、决策输出失准偏颇、专业技能加速贬值等。全球七成受访者呼吁加强AI监管治理。
吉莱斯皮教授指出:“此次调查揭示了一个矛盾现象:人们在享受AI便利的同时,也在承受其产生的多维负面影响。这种双重体验正推动形成强大的社会共识,必须建立更具约束力的AI治理体系,通过可验证的安全机制确保技术应用的负责任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