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技日报记者 赵汉斌
5月17日,2025腾冲科学家论坛·中医药现代化(楚雄)专题活动在云南楚雄举行,500余名院士专家、企业家、投资人代表齐聚一堂,共绘中医药现代化发展新蓝图,推动传统医学瑰宝在新时代绽放新光彩。
本次论坛以“中医药现代化”为主题,旨在充分发挥腾冲科学家论坛的桥梁作用,聚焦科技创新赋能中医药产业,推动其向产业化、国际化方向发展,并探寻推动楚雄中医药和彝药产业发展、实现古老医学向大健康产业升级的可行途径。
云南作为著名的“植物王国”和“药材之乡”,在全国中药资源中占据举足轻重的地位。“全国药用动植物资源接近9000种在云南,中药植物资源占全国50%以上。云南的生物多样性为中医药发展提供了得天独厚的条件。”云南省政府党组成员、腾冲科学家论坛组委会主任王学勤表示,云南不仅资源丰富,还出台了极具竞争力的科技创新政策,支持科研人员和企业到云南创新创业,对引进的科技领军人才给予最高1000万元项目支持经费,对落地的科技型企业提供全方位扶持。
“当下正是中医药发展的黄金机遇期。深入发掘中医药宝库中的精华,推进产学研一体化,让中医药走向世界,正当其时。”中国科学院院士、腾冲科学家论坛联合主席许智宏认为,基因组学、代谢组学等前沿技术正在揭开中药复方的神秘面纱,人工智能助力挖掘海量典籍中的诊疗规律,智能制造则推动中药生产工艺从经验主导转向精准控制,这些都为中医药现代化提供了全新工具。
楚雄州作为活动举办地,在中医药领域有着深厚的历史底蕴和显著的发展优势。“楚雄是彝医药的发源地和主要传承区,4000年前的彝族史诗《支格阿鲁》就有关于医药的记载,比《本草纲目》早12年的《齐苏书》更是集大成之作。”楚雄州委书记张子建介绍,楚雄州现有243科1381种药材资源,建成全国最大的雨生红球藻养殖基地,是全国知名的道地药材主产区。
本次活动也是产业对接与合作的平台。“当前,云南正全力把中药材产业培育成世界一流的现代产业,聚焦科研、种植、加工、市场等十大重点任务,实施中药材科技创新工程,构建中药材科技支撑体系,力争建成全国规模最大、品种最多、品质最优的道地药材生产基地和中药材产业国际化发展示范区。”云南省科技厅党组书记、厅长高俊诚挚邀请与会嘉宾合力,一起深入挖掘用好云南的“好山好水好药材”,一同为保护好、发展好、传承好中医药瑰宝贡献智慧力量。
活动期间,还举行了“科技入楚、双招双引”推荐,云南省及楚雄州将与省内外高校、科研机构的合作,着力开发“中彝医药+特色旅游”“中彝医药+旅居康养”等新产品、新业态;深挖中医药临床、科研、产业价值,讲好中医药文化故事,推动中医药产品与文化走向世界。
(科技日报记者 赵汉斌 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