孙嘉隆 柳鑫 科技日报实习记者 夏天一
中国电信马山算力中心(以下简称马山算力中心)20ms极速专线将中高时延需求引流至青海、贵州等西部绿色电力区域;本地40Pflops智算池化身AI核心引擎,为人脸识别、数字人、机器视觉提供“零延时算力赋能”;天翼星河AI平台如同中枢大脑般统筹全局,让百业千行的数据洪流在此精准调度、高效释放……5月16日,记者走进江苏省无锡市滨湖区的马山算力中心,只见该中心投资10.26亿元打造的2.2万平方米“钢铁矩阵”已初现锋芒。如今,从太湖之滨到青藏高原,马山算力中心通过智能调度系统,编织起了一张覆盖中国的算力网。
近年来,滨湖区作为太湖湾科创带引领区,立足本地产业、科技、人才优势,聚焦基础设施、核心设备、运营服务、生态培育等算力产业全生命周期链条,深度参与无锡算力产业建设。其中,中国移动长三角(马山)数据中心一期工程顺利收官,建成后,该中心将为江苏城市化建设、同城一体化拓展提供安全、优质的云计算服务。此外,无锡新型城市算力中心(滨湖分中心)首批24P智算资源已正式启用,具备300P算力的蠡湖未来城智算中心一期项目也已点亮投用。
目前,马山算力中心1号楼已拥有20000核通用算力、100Pflops智能算力、30PB“云立方”存储节点,正在建设的3栋机房楼未来规划承载1950个机架,将成为电信集团量子通信网络的核心节点。
面对散热需求高、设备运行能耗高等问题,马山算力中心以技术创新助力绿色算力建设。微模块机房将供配电、液冷系统、余热回收无缝集成;利用间接蒸发冷却技术叠加磁悬浮技术,将能耗比压至1.2以下;余热回收技术进一步提升了能源利用效率。如今,技术的加持已让马山算力中心从“耗能大户”蜕变为“负碳工厂”。
记者了解到,下一步,无锡市滨湖区将加大推动算力、人工智能和实体经济深度融合,为无锡数字产业可持续发展筑牢算力基石,为智慧城市、量子通信、AI应用等注入源源不断的澎湃动能,赋能未来产业发展,携手更多创新力量在“数字蓝海”中踏浪前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