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恐龙大展开幕在即  三件珍贵标本现场亮相

2025-05-19 15:14:19 来源: 科技日报 点击数:

叶天瑜 科技日报记者 王春

5月18日,国际博物馆日当天,上海自然博物馆举行了赫氏近鸟龙、长臂混元龙和三叠中国龙这三件珍贵恐龙标本的开箱仪式,同时也标志着“龙吟九州·中国恐龙大展”全部118件恐龙标本悉数到馆。

本次大展将是全国各地明星恐龙标本首次汇聚一堂,5月26日在上海自然博物馆(上海科技馆分馆)盛大开幕,经过4天压力测试后于5月31日起对公众开放。

据介绍,目前,中国已发现的恐龙超过350种,作为全球发现恐龙种类最多的国家,展览举全国之力,汇集118件代表性恐龙标本和重要模型。

国内以恐龙化石为收藏展示特色的博物馆纷纷打开库房,遴选了几十件“镇馆之宝”参与本次中国恐龙大展,堪称“国宝级”化石的珍品就有十余件。还有一大批科研价值极高、从未走出研究机构的珍贵标本,这次也将与大众见面。

“本次大展旨在用全球第一的中国恐龙资源讲好中国故事,以各时代恐龙化石及其生存环境讲述中国大地2亿年地质演化的历史进程,以恐龙发掘研究讲述中国三代恐龙研究者的科学发现、科学研究故事,弘扬科学家精神,普及古生物科学知识。”上海科技馆馆长倪闽景表示。

事实上,早在今年“五一”期间,上海自然博物馆B2中庭已经到了三个“大家伙”。来自河南自然博物馆的巨型汝阳龙,是迄今发现的世界上体型最大的恐龙之一;来自自贡恐龙博物馆的合川马门溪龙,曾长期霸占“亚洲第一龙”的宝座;同样来自自贡恐龙博物馆的天府峨眉龙,是侏罗纪中期蜥脚类恐龙巨型化发展的重要代表。

这三件标本究竟是何来头?开箱仪式上,中国科学院院士周忠和、褚君浩与倪闽景馆长先后为赫氏近鸟龙、长臂混元龙和三叠中国龙三件珍贵恐龙标本开箱,随着三只由黄色木条封装的箱子依次被打开,谜题一一揭晓。

赫氏近鸟龙标本来自国家自然博物馆,保存了精美的羽毛,其研究论文2010年发表在《科学》杂志上,在世界上第一次复原了一种恐龙的全身羽毛颜色。2024年是中法建交60周年,基于该研究成果的三维复原模型,作为国礼赠送给了法国总统马克龙。

长臂混元龙标本来自国际顶级古生物研究机构中国科学院古脊椎动物与古人类研究所,是2019年由周忠和院士、徐星院士、王敏研究员等研究命名的恐龙新种模式标本,研究论文发表在《自然》杂志,复原图荣登《自然》杂志封面。长臂混元龙拥有类似翼龙及蝙蝠的皮膜质翅膀,是恐龙飞向天空的另一种尝试。

三叠中国龙标本来自云南禄丰市,1948年,由中国古脊椎动物学奠基人杨钟键院士根据一块含四颗牙齿的颌骨残片命名。此后禄丰市发现了完整头骨标本,2023年发表论文证实了其作为中国龙属独立种的地位。用其生物学属名“中国”开启中国恐龙大展,正合“用中国恐龙讲中国故事”的展览主旨。

“整个中国古生物研究相对西方国家起步比较晚,也就大概100年的研究历史。”周忠和院士指出,“但是随着这几十年的发展,我国有了人才、经济支撑和科研投入,90年代以来,我们国家在古生物研究方面发现的化石保护、取得的一些突破性的成果在世界上是独一无二的。这些研究成果一方面跟化石的保存水平有关系,另一方面表明我国的研究水平在国际上也处于第一方阵。”

责任编辑:李梦一

抱歉,您使用的浏览器版本过低或开启了浏览器兼容模式,这会影响您正常浏览本网页

您可以进行以下操作:

1.将浏览器切换回极速模式

2.点击下面图标升级或更换您的浏览器

3.暂不升级,继续浏览

继续浏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