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技日报实习记者 董韩梓 记者 张蕴
5月16日,由国家电投集团黄河公司建设运营的国家光伏、储能实证实验平台(大庆基地)2024年度数据成果发布会在北京召开。会议聚焦大庆基地建设运营以来取得的良好实践,共享光伏、储能实证实验数据,并召开了大庆基地学术委员会2025年会议。
据介绍,大庆基地位于黑龙江省大庆市,是全球首个光伏、储能户外实证实验平台,也是国家能源局批复的国内首个“国字号”实证实验平台,规划布置实证实验方案640种,规模约105万千瓦。目前,该平台已完成前三期项目建设,总装机容量增加至50万千瓦,实证实验方案达到389种,服务中国乃至全球光伏、储能产业健康高质量发展的作用进一步增强。
会议发布了大庆基地2024年度数据成果,系统解读气象环境、组件、逆变器、支架、储能产品、光伏系统、光储系统7个方面的主要实证成果,逐年对比了各类设备在不同环境下的性能差异,深入研究了光资源、温湿度等气候条件与实际发电能力之间的关系,并对背面辐照、温度系数等区域特征影响因素进行了量化分析。
会上进一步提出了户外运行系统效率更高、成本更低的优化设计方案,以提高资源利用效率,全面落实国家能源局赋予大庆基地的使命任务,为行业高质量发展提供支撑。
国家电投集团能研院、光伏(储能)创新中心、黄河公司相关负责人,围绕光储一体化电站在大庆基地的实证研究、共和基地实证产品长期运行性能分析、HJT组件在高寒高纬度气候条件下的实证表现等主题开展交流。
大庆市人民政府、平顶山市人民政府、大庆基地学术委员会、国家电网及相关能源企业等单位的代表参加会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