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技日报记者 陈可轩
5月18日,由全球展望论坛委员会联合北京中关村科学城科创服务有限公司、中国北京(海淀)留学人员创业园主办的2025全球展望论坛北京分论坛,在中关村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展示中心会议中心落下帷幕。这场以“变革、多元与未来”为主题的思想盛宴,汇聚政产学研界精英,为全球发展议题注入创新活力。
论坛邀请13位学术界、产业界及政策领域的行业领袖,通过3场专题研讨展开深度交流,吸引超600名业内人士报名参与。与会嘉宾围绕“变革时代与全球新域”“科技向善与未来经济”“智能时代与‘人’的觉醒”三大议题,探讨全球化重构、数字化转型、人工智能治理等前沿话题。
北京中关村科学城创新发展有限公司副总经理、北京中关村科学城科创服务有限公司董事长任闯在开幕致辞中指出,在瞬息万变的时代背景下,变革已从主观选择转变为生存与发展的客观路径,多元也不再仅仅是标签,而是创新与突破的源泉。
牛津大学博士黄宇韬回顾了论坛自创立以来在硅谷、北京、伦敦三地的成功举办。论坛应打破不同变量与经验间的壁垒隔阂,推动不同地域、场域间的交流共鸣。
在个人演讲环节,中国人民大学财政金融学院教授戴稳胜以“全球化重构与发展中国家崛起国际格局演进的动力与挑战”为主题,分析了全球化重构背景下,发展中国家的群体性崛起以及中国做出的战略选择。
清华大学战略新兴产业研究中心副主任胡麒牧就“赋能发展中国家数字化转型问题”进行分析,探讨了中国在赋能发展中国家数字化转型领域所面临的机遇与挑战。
商务部国际贸易经济合作研究院美洲与大洋洲研究所副所长周密分析了技术工具改变对国际社会的影响,探讨了全球经济治理与人工智能鸿沟的关系。
据悉,全球展望论坛委员会由牛津、斯坦福、清华大学校友于2023年发起。首届全球展望论坛于2024年6月在硅谷、北京、伦敦依次举办三地联动论坛。通过围绕相同主题的跨地域对话,立志于在交流中探寻共鸣,为青年学者、职场人士搭建联通科技创新、国际关系、经济金融的全球性对话平台。
(主办方供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