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技日报记者 都芃
5月16日,第七次全国自强模范暨助残先进表彰大会在京召开,大会表彰了200名“全国自强模范”,200个“全国残疾人工作先进集体”和60名“全国残疾人工作先进个人”。其中,科大讯飞凭借在科技助残领域的突出贡献,获评“全国残疾人工作先进集体”。
作为推动中国人工智能技术自主创新的重要力量,科大讯飞秉持“让科技有温度,让AI暖人心”的理念,致力于用人工智能技术为残疾人创造“有AI更有爱”的美好世界。
“让AI成为视障人群感受数字世界的光。”这是视障程序员李连才在参加讯飞开放平台于今年4月发起的星火S计划——讯飞星火智能体挑战赛时的心愿。
比赛中,李连才开发了三个为视障群体设计的智能体。“信息无障碍顾问”帮助视障者在数字化时代进行无碍交流;“中医推拿顾问”帮助盲人推拿师提升专业知识;“盲人导师助手”则为后天致盲者提供心理疏导和生活技能培训。
李连才的故事只是科大讯飞通过开放平台推动残疾人事业发展的一个缩影。
截至2025年5月18日,讯飞开放平台已汇聚851.4万开发者,开放809项AI能力,孵化332万个应用。在该平台基础上,科大讯飞推出的“三声有幸”AI公益计划成效显著,已赋能3.3万名公益开发者,创造3.8万个无障碍应用,服务1404万名视听障人士,日服务人次超5000万。2024年,科大讯飞与中国残联联合举办了首届AI助残创意创新大赛,吸引众多科技助残团队参与,产生了诸多优秀产品和方案。
关注并满足庞大残疾人群体的需求,一直是科大讯飞公益事业的重要使命。早在2019年,科大讯飞便联合中国聋人协会、中国残疾人艺术团联合发起了“听见AI的声音”关爱听障人士公益行动,通过讯飞听见App等多款产品为听障群体提供免费录音转文字翻译服务,累计转写时长超2亿分钟。硬件方面,科大讯飞推出了讯飞智能耳背式助听器、离线字幕辅听设备、无障碍交流AI透明屏等多款辅具,帮助听障人群实现无障碍沟通。此外,其还与全国80余所特殊教育学校合作,助力听障孩子“变听为看”,享受同等教学内容,有效提升特殊教育教学质量和效率。
为推动科技创新与助残事业深度融合,拓展科技助残应用场景,2024年5月,科大讯飞与中国残联签署合作协议,共建通用人工智能助残联合实验室。同时,依托人工智能核心技术及讯飞星火大模型,科大讯飞成立子公司——安徽爱博智能科技有限公司,开展科技助残领域技术研究,聚焦关键核心技术攻关、开放创新平台共建以及示范应用试点打造,为运动障碍、听障、视障等人群提供智能辅助设备,帮助特殊群体更好地融入社会生活,共享科技发展成果。
例如,其科技助残创新成果,讯飞爱博智能下肢步行康复训练设备ExoUlta AM系列产品自2025年1月份上市后,已经先后服务于安徽医科大学第二附属医院、中国科学技术大学附属第一医院、空军军医大学西京医院、中山大学附属第三医院等近三十家医院,服务患者开展康复训练超万人次。
中国残联-科大讯飞通用人工智能助残联合实验室自成立以来,与各地残联紧密合作,开展教育公益培训。面向残疾人群体,科大讯飞运用AI工具,针对电商运营、数据标注等新兴岗位开设专项培训,赋能残疾人教育与就业。同时,为残联工作人员设计职业技能提升课程,助力工作提效减负。
在今年第三十五个全国助残日期间,讯飞爱博智能在合肥、上海闵行、青岛、兰州等多地参与科技助残成果推广活动,与各地残联达成合作共识,共同推动助残事业发展。
(科大讯飞供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