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技日报记者 华凌
5月20日,记者从信通院政经所获悉,“人工智能+”粤港澳经济高质量发展论坛近日举办。
会上,南开大学原校长、中国新一代人工智能发展战略研究院执行院长龚克在致辞中强调,“人工智能作为驱动产业变革和推动高质量发展的核心引擎,是助力粤港澳大湾区经济发展的重要赋能器和加速器。”
中国工程院丁文华院士提到,“从技术革命性突破来看,超高清、人工智能、智能网联汽车、扩展现实(XR)和机器人,已成为带动经济高质量发展的新机遇。”
中国科学院外籍院士樊文飞认为,重视大模型的同时,也关注“人工智能+”实现的多种路径。例如,机器学习+逻辑推理,已在制造业、新药研发等多领域探索。
中国新一代人工智能发展战略研究院首席经济学家刘刚教授表示,“我国人工智能深度科技创新,呈现‘倒U型微笑曲线’特征,通过‘规模应用反哺技术开发、技术开发支撑基础研究’的螺旋式上升,探索出一条具有中国特色的创新演进道路。其中文心一言、DeepSeek等国产大模型快速发展,垂直领域人工智能应用持续涌现,为深度应用创造了条件。”
中国信通院政策与经济研究所所长辛勇飞提出,“要强化产业政策、技术标准等制度供给,加强新型智能基础设施建设,加快构建人工智能产业生态,以人工智能赋能新质生产力发展。”
百度发展研究中心主任何涛指出,“无人驾驶是大模型重构物理世界的典型代表。百度研发的无人车已在北京、武汉等10多个城市落地出行,在大湾区的广州、深圳、香港等城市都有布局;同时,海外布局在提速,已宣布将在迪拜、阿布扎比等城市开展无人驾驶规模化测试和服务。”
“无人驾驶的规模化应用,不仅是交通效率的革命性跃升,更是对公众出行需求的精准回应,是全人类福祉的提升。”中国信通院政策与经济研究所原总工何霞表示,“一是便利性,无人驾驶车辆可化身‘移动生活空间’,与文旅、办公、娱乐等场景深度耦合。二是安全性,国内外都有数据显示,无人驾驶比有人驾驶更安全。特别是大模型技术推动下,无人驾驶技术从规则驱动向数据驱动转变,实现更精准的环境理解,能力上限、安全性持续提升。”
(主办方供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