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技日报记者 吴纯新 通讯员 张启山
7月11日,第四届轨道交通能源与动力系统技术发展大会在湖北省武汉市举办。本届大会以“数智赋能 绿动未来”为主题,吸引来自国内外科研院所、装备制造企业、运营单位及行业专家近400人共襄盛举。
在全球能源转型与“双碳”目标深入推进的背景下,轨道交通作为构建现代化综合交通体系的核心载体,正处于能源结构优化与动力系统革新的关键阶段。大会设置1场主旨报告、4场专题论坛,聚焦高铁与城市轨道交通、重载、磁浮等领域,围绕轨道交通牵引供电、弓网关系、新型动力技术研发、清洁能源应用实践、系统能效优化策略等前沿议题展开深度探讨,分享最新研究成果与实践案例,加速技术成果转化与产业化应用,为轨道交通绿色化、智能化发展注入新动能。
在大会主旨报告环节,来自我国轨道交通领域的多位权威专家齐聚一堂,共同为行业的发展把脉定向。中国铁道学会电气化委员会主任委员王保国,西南交通大学副校长、教授、博导何正友,全国电压电流和频率标准技术委员会副主任委员、中国铁道学会标准化(电气化)专业技术委员会主席景德炎等多位专家发表了极具前瞻性和战略眼光的主旨报告,立足国家战略高度与产业变革前沿,深度剖析了我国轨道交通能源与动力系统领域的最新研究突破与重大工程实践,为我国轨道交通产业未来发展锚定方向。
大会特设圆桌讨论环节,由西南交通大学教授、国家轨道交通电气化与自动化工程技术研究中心主任高仕斌主持,围绕“数智赋能,绿动未来”——轨道交通能源动力技术发展方向,铁路工程专家、正高级工程师何华武,国家铁路局设备监管司原副司长周伟,国铁集团工电部副主任张润宝,中铁第四勘察设计院集团有限公司总规划师郑洪,全国工程勘察设计大师、中国铁路设计集团有限公司副总工程师蒋先国等重量级嘉宾展开思想碰撞与深度对话。
此外,大会还设有铁路与城轨供电系统、受电弓与接触网系统、新能源与轨道交通融合、机车电传动与电力变换四个专题论坛。
轨道交通作为国家综合立体交通网的骨干动脉和关键枢纽,承载着服务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保障民生出行、促进区域协调联动的重大使命。当前,能源与动力系统作为轨道交通的“心脏”,其技术革新直接决定着整个行业的能耗水平、运行效率与安全可靠性。
据悉,本届大会由中国铁道学会电气化委员会、中铁第四勘察设计院集团有限公司、西南交通大学国家轨道交通电气化与自动化工程技术研究中心、中国技术市场协会轨道交通专业委员会联合主办,上海乾通轨道交通科技有限公司承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