活力中国调研行丨赣州南康:逐“绿”向“智”  打造全球智能家居之都

2025-07-13 20:42:17 来源: 科技日报 点击数:

科技日报记者 付丽丽 朱玺 滕继濮 魏依晨

工作人员在屏幕上轻触按键,机械臂不停地舞动,一块块木板“坐着”传送滚轮被运去切割、封边、打孔、分拣、包装……7月13日,记者随2025“活力中国调研行”江西主题采访活动来到赣州市南康区圣蒂斯堡智能家居产业园(以下简称圣蒂斯堡)内,只见6条生产线铆足了劲,满负荷运转,为全国各地订单备货。

南康,素有“木匠之乡”之称。20世纪90年代初,南康人凭着“一把刨刀、一根锯条”,将“做木匠”这个老行当,发展成远近闻名的家具产业。

在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大潮中,南康区深知拥抱智能制造就是拥抱未来。该区应用5G、大数据、区块链、人工智能等新一代信息技术,打造了全国首个家居产业智联网平台——南康家具产业智联网,让家具生产可以像“造汽车”一样实现流水化作业。该区还建设了共享智能备料中心、共享喷涂中心、研发设计中心、线上销售中心、国际木材集散中心等共享平台,使供、产、销、运各环节从传统分散操作模式向节约集约转变。

圣蒂斯堡(赣州)智能家居有限公司总经理宋迈文介绍,来南康之前,他们也曾考察过其他地方,最终选择落户江西赣州,主要原因是这里产业链最成熟,产业氛围最浓,市场活跃,镇镇有园区、村村有配套、户户有工匠、人人懂家具,真正是家具人的家。同时,营商环境优,政府有工作专班,提供“保姆式”服务,效率高、节奏快。

“依托南康家具产业智联网平台,圣蒂斯堡对传统的生产流程进行了颠覆:接单后,通过拆单软件,自动解析订单的生产加工数据,并自动排产、备料和发料,然后进入全自动生产环节。”宋迈文说。

生产效率大幅提高,离不开企业对传统生产线进行的数字化、智能化改造。宋迈文介绍,改造后的一条生产线,一天之内能把250张木板“变成”50个定制柜,而传统的生产线需要4天,耗时耗材,还容易出错。

“如果按照传统工艺,我们这个园区需要300个工人,实现智能化生产后,目前只要28人就可以了。”宋迈文说。

(科技日报记者 付丽丽 摄)

责任编辑:冷媚

抱歉,您使用的浏览器版本过低或开启了浏览器兼容模式,这会影响您正常浏览本网页

您可以进行以下操作:

1.将浏览器切换回极速模式

2.点击下面图标升级或更换您的浏览器

3.暂不升级,继续浏览

继续浏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