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技日报记者 吴纯新 通讯员 王世炜
7月以来,各地气温逐渐升高后陆续出现用电高峰,各大电厂煤炭消耗量显著增加。中国铁路武汉局集团有限公司(以下简称武铁)全力组织电煤钢材、化肥等物资运输。7月12日,武汉北编组站单日办理货运列车车辆达28060辆,创建站以来历史最高纪录。
武汉北编组站位于湖北省武汉市黄陂区,地处路网中心京广、京九铁路大动脉的交会点,连接香炉山、吴家山、舵落口等中欧班列与铁水联运枢纽站,是“一带一路”与长江经济带的货物集散核心。其日常运输主要以电煤、钢材、化肥等大宗货物为主,汽车、粮食、牛奶、日用品等生产生活物资也在该站集结疏运。
暑运高峰,该站发挥扩能改造后的运力优势,利用大数据分析提升工作效率,保障货运列车快速集结、编组、发运。
该站技术科工程师冯虎介绍,暑运是铁路最繁忙的时段之一,武汉北站为落实国家“货运增量行动”、保障产业链供应链稳定畅通,打出“硬实力+软实力”组合拳,让铁路货运畅通高效。
“硬实力”是造就超级铁路货运枢纽。自去年年底完成的扩能改造工程后,共铺设172条股道的武汉北编组站成为全国铁路车站中拥有最多线路的车站。车站扩能改造后,随着股道数量的增加,站场布局、咽喉通道、信号系统、调车设备等带来全方位的优化升级,为武汉北编组站装上更强健的“骨骼”和更灵敏的“神经”,让其具备同时高效处理多方向、大密度车流的“硬核”能力,为日办理量冲击历史峰值奠定基础。
“软实力”赋能驱动效率升级。武汉北编组站采用站场作业智能分析平台是软件赋能的核心引擎。这如同一个全天候无休的“智慧大脑”,实时采集海量数据,运用算法模型进行深度学习和动态推演,精准预测车流到达和解编进度,智能生成最优的接续方案,同时不断优化日班计划编制与现场执行的协同机制。其利用信息化手段确保调度指令精准、快速、无衰减地传递到每一个作业单元,并通过实时反馈调整计划,大幅压缩车辆在站中转停留时间,让车流“快进快出”。
“暑运以来,武汉北编组站日均办理货运车辆同比增长8.6%,持续‘软硬兼施’为铁路网络畅通和货运增量提供充足的运力保障。”冯虎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