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技日报记者 马爱平
枸杞原浆、白桦树汁饮料、随州香菇辣酱、崂山白花蛇草水、海南金钻凤梨、精品小胡鸭……踏入第三届中国国际供应链促进博览会“绿色农业链”展区,宛如步入一场绿色美食的奇幻之旅。各类创新技术与高品质农产品错落陈列,诉说着农业提质增效的故事。
现场,多款新品首发,可看、可触、可尝,尽显全产业链实力。熊猫指南“绿星榜单”的发布仪式现场气氛热烈,作为中国优质农产品榜单的延伸,“绿星榜单”首次将生态可持续与乡村振兴纳入评价体系。
“‘绿星榜单’不仅是对优质农产品的肯定,更是对绿色发展理念的弘扬。”熊猫指南CEO毛峰表示。这份榜单通过科学检测与实地调研,从果品、粮食、蔬菜、水产等品类中评选出5家入选企业。
关与樱桃创始人朱海洋作为上榜企业代表难掩兴奋:“这不仅是荣誉,更是市场对绿色种植实践的认可,激励我们继续探索。”
与“绿星榜单”一同亮相的,还有厚圃“大方”综合解决方案。“厚圃‘大方’致力于把复杂的科学原理转化为可操作的方案,解决农户实际问题。”厚圃土壤健康服务平台负责人傅春杰向记者介绍道。
现场展示的白术、白芍等中药材植株健壮,吸引众多参会者驻足。“在白术主产区,厚圃和索尼协生农法、亳药集团共建的生态种植示范田实现全程零农药,生态系统有效抑制蚜虫,作物长势健壮,土壤板结和酸化问题明显改善,生物多样性同步提升。”傅春杰说。
此外,厚圃还在福建漳平,建立茶叶健康土壤评价标准体系,推广高品质标准化种植方案,提升茶叶香气与韧性;在辽宁葫芦岛,帮助花生种植户有效应对2024年连续降雨,改良土壤团粒结构,使排水速度提升2—3倍,提升抗逆性并避免农户受损。
围绕“再生农业进行时:链聚力量,赋能农产品生态价值”的圆桌对话将展区热度推向高潮。
面对极端天气频发与消费理念升级的现状,与会者一致认为,生态种植是农业发展的必然趋势。“只有打通生产端与市场端,将绿色标准转化为产业价值,生态农业才能真正实现可持续发展。”傅春杰强调。毛峰也指出:“生态产品要真正进入主流市场,关键是让消费者看得懂、买得到、愿意买。只有把标准建设、产品认定和消费教育结合起来,生态价值才能成为真正的市场价值。”
此次链博会不仅是成果展示的舞台,更是理念传播的窗口。中国企业在产地与市场两端发力,让生态农业的创新成果触手可及。从“绿星榜单”引导消费升级,到厚圃“大方”助力种植实践,绿色农业的未来正逐渐清晰。在这个充满科技感与使命感的展区内,生态共识正在凝聚,绿色价值转化的路径愈发明确,为我国乃至全球绿色农业发展注入新的活力。
(受访者供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