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技日报记者 刘侠 通讯员 王彬宇
近日,“2025年中国算力平台与应用大会(第三届)”在四川省成都市召开。会议聚焦AI应用创新、算力平台建设及产业发展趋势,其成果将服务于国家“东数西算”工程与数字经济战略,为构建自主可控的算力生态体系注入关键动能。
大会开幕致辞中,中物院成都科学技术发展中心副主任何树清强调,算力作为人工智能发展的三大核心要素之一,是模型训练推理与解锁数据价值的关键基础,贯穿技术突破、产业升级与社会治理全链条。他指出,算力平台建设需统筹硬件设施、软件算法、网络架构与数据安全等多维系统工程,而深化行业应用场景是实现“算力赋能千行百业”战略目标的核心路径。何树清副主任的致辞凸显会议的战略定位——在人工智能与实体经济深度融合的关键期,本次大会通过搭建跨领域协作桥梁,推动算力基础设施从“可用”向“好用”跨越,为千行百业数字化转型提供可复制的“中国方案”。
记者了解到,发布仪式上发布了“长虹·星河·云河解决方案”,为工程科学领域提供高效计算支撑,该平台由企业和高校科研院所共同组建计算仿真工程科学中心,将企业的工程问题转化为可计算的科学问题,并通过任务揭榜平台向高校科研院所广大的专业技术人员发布。平台基于中物院成都科学技术发展中心自研星河超算架构提供算力支撑,确保计算结果可验证、数据安全可控。
据悉,会上另一个重大亮点是,北京大学计算中心、北京大学长沙计算与数字经济研究院、长沙尖山塔图科技有限公司联合发布的“全新 SCOW算力平台系统”,是国内首个实现“超算·智算·量子计算·云计算”四算融合的算力操作系统。北京大学计算中心系统管理室主任、北京大学长沙计算与数字经济研究院算力网络研究中心主任樊春详解平台创新:该平台深度融合超算、智算、量子计算与云计算能力,功能模块化、管理轻量化,具有里程碑式的意义,将高效支撑教学科研前沿探索,使我国成为全球少数掌握全栈式算力平台系统的国家之一。
本次会议由全球计算联盟高性能计算产业发展委员会、中国计算机行业协会算力平台与应用专委会(筹)指导,北京大学计算中心、中物院成都科学技术发展中心、北京大学长沙计算与数字经济研究院联合主办,长沙尖山塔图科技有限公司承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