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届链博会首次增设创新链专区  创新链助力实验室“金点子”变成产业发展“金钥匙”

2025-07-17 20:50:19 来源: 科技日报 点击数:

科技日报记者 李禾

走进链博会创新链专区,同方威视技术股份有限公司展示的“能谱CT”“静态CT”分外引人关注。“借助链博会平台,我们展示的这两款安检产品,获得多个头部机场、港口集团的积极反馈。”该公司工作人员说。

通过创新链和产业链的无缝对接,让科技创新成果从实验室里的“金点子”变成产业发展的“金钥匙”,同方威视展示的成果只是其中的一个案例。

在17日举行的创新链专区主题活动上,中国贸促会副会长于健龙说,创新是链博会的底色,也是链博会的生命力所在。第三届链博会首次增设创新链专区,探讨科技创新成果如何“从知识到技术”“从产品到市场”,助力搭建全球化、可持续的产业协同发展网络。

打通成果转化“最后一公里”

于健龙说,科技成果从“实验室”走向“生产线”,是推动科技创新迈向纵深的关键一跃。链博会致力于促进创新链与产业链深度融合,创新链专区设立制度保障、载体支撑、服务协同三大板块,展示从基础研究到技术研发、产业应用,再到市场反馈的创新成果转化应用全链条。

“希望大家用好这一平台,加强交流合作,畅通创新供需通道,打通成果转化‘最后一公里’。”于健龙说。

“工信部强调链式转型,推进产业链上下游企业协同创新。”国家工业信息安全发展研究中心系统所所长陶炜说,链式转型是指以产业链为核心,推进产业链上下游企业协同创新,即通过技术渗透、新场景开发、技术资源整合等,促进整个产业链的集体转型和升级。

以新能源汽车产业链为例,发挥龙头企业带动作用,把整车企业、电池材料企业、零部件企业、充电网络以及后续升级服务等结合起来,将整个产业链的资源优势汇聚起来进行协同创新;创新成果在协同联合体内第一时间应用,形成技术共享、资源共用、成果免费使用的协同创新模式。

以高水平知识产权保护激发创新活力

国家知识产权局副局长卢鹏起说,作为保护和激励创新的基本制度,知识产权为创新赋权赋能,是创新成果走向产业应用的重要桥梁,也是提升产业链供应链水平的重要保障。我国知识产权创造量质齐升,正以持续增强的创新能力为维护全球产业链供应链稳定提供有力支撑。

当前,我国知识产权运用效益也在加速释放。国家知识产权局会同有关部门已完成对全国高校、科研机构存量专利的集中盘点、评价,筛选出具有转化前景的68万件发明专利进入资源库,组织45万家企业开展精准对接,成功推动一批科技成果从实验室走向产业链;实施专利产业化促进中小企业成长计划,支持重点产业领域加快专利池建设等。2023年我国专利密集型产业增加值达16.87万亿元,占GDP比重达13.04%。

卢鹏起说,我国知识产权保护力度持续加大,布局建设126家国家级知识产权保护中心和快速维权中心,为重点产业链提供知识产权保护一站式服务,指导设立116家海外知识产权纠纷应对指导地方和产业分中心,为市场化、法治化、国际化一流营商环境建设提供了有力支撑。

责任编辑:陈可轩

抱歉,您使用的浏览器版本过低或开启了浏览器兼容模式,这会影响您正常浏览本网页

您可以进行以下操作:

1.将浏览器切换回极速模式

2.点击下面图标升级或更换您的浏览器

3.暂不升级,继续浏览

继续浏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