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海乐都:西红柿开启跨越千里的“订单链路”

2025-07-18 15:23:19 来源: 科技日报 点击数:

科技日报记者 张添福 通讯员 王桂萍

近日,走进青海省海东市乐都区瞿昙镇徐家台村,易地搬迁后续产业的蓬勃生机扑面而来。温室大棚里,一串串饱满圆润的西红柿挂满枝头,村民们穿梭其间,忙着采摘、分拣、装箱,指尖的忙碌里藏着丰收的喜悦,眼角的笑意映着对好日子的期盼。

这些生长在高原的西红柿,不仅是搬迁群众新生活的“见证者”,更通过一条跨越千里的“订单链路”,从徐家台村的大棚直达上海市的商超餐桌,走出了一条“高原种植、沪上热销”的特色产业富民路。

记者了解到,当地加工车间由青海方兴农贸开发有限公司承租运营,自落地以来便锚定西红柿种植产业,从筛选适配高原气候的优质品种,到搭建科学育苗温棚,从精准调控水肥、光照,到引入绿色防控技术防治病虫害,每个环节都建立了规范流程。公司还定期邀请农业专家驻场指导,手把手教村民疏花疏果、优化挂果密度,让每一颗西红柿都兼具“颜值”与“口感”。

“西红柿甜度高、品相好,都是按标准种出来的‘放心果’。”正在分拣的村民手里捧着红果,语气里满是自豪。

“从种下去那天起,我们就知道这些果子不愁卖。”青海方兴农贸开发有限公司负责人一语道破产业底气。公司早已与上海多家企业、大型商超敲定长期合作,创新采用“订单式”销售模式,根据上海市场的消费偏好,精准规划种植品种与上市时间。收获后通过冷链物流直发上海,让高原的新鲜口感48小时内直达消费者。这种“以销定产”的模式,既避免了“丰产不丰收”的风险,更让“田间产”与“市场需”精准对接,为产业可持续发展装上“稳定器”。

车间在用工上始终把徐家台易地搬迁小区(涵盖周家、窑庄、祁家、龙占四村)的村民放在首位,优先吸纳他们参与种植、采摘、分拣、包装等全流程作业。

“以前在外打零工,挣钱不多还顾不上家。现在在车间上班,一个月能拿3000多元,中午还能回家给老人做口热饭,心里踏实得很。”村民的朴实话语,道出了“家门口就业”的幸福。

更可贵的是,当地常态化开展农技培训,从大棚日常管理到西红柿种植技巧,让村民在实践中长本领。不少人从“拿起锄头就犯怵”的门外汉,变成了“一看叶片就知缺啥肥”的种植能手。

责任编辑:王倩

抱歉,您使用的浏览器版本过低或开启了浏览器兼容模式,这会影响您正常浏览本网页

您可以进行以下操作:

1.将浏览器切换回极速模式

2.点击下面图标升级或更换您的浏览器

3.暂不升级,继续浏览

继续浏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