铭记历史 缅怀先烈丨铁血绥远:烽火淬炼的抗战壮歌

2025-07-18 15:16:39 来源: 新华社 点击数:

新华社记者 哈丽娜

进入暑假,内蒙古自治区乌兰察布市察哈尔右翼后旗红格尔图镇游客如织,红色研学热潮持续升温。

“绥远抗战,是中国抗战史上取得完全胜利的局部抗战,被毛泽东高度赞誉为‘全国抗战之先声’。”红格尔图抗战纪念馆讲解员李涛对一群小学生讲述起当年的抗战故事,“这场抗战由爱国将领傅作义率部发起,以红格尔图战役和百灵庙战役等为主要战役,坚决抗击日军进犯。”

1936年,日本侵略者的铁蹄在中华大地上步步紧逼。察东、察北地区被侵占,冀、察两省被特殊化后,绥远地区(今内蒙古自治区中部和南部地区)直接暴露在日军威胁之下,成为下一个侵略目标。

红格尔图,位于绥远与察哈尔(主要辖区在今河北西北部和内蒙古锡林郭勒盟)的交界要冲,战略位置重要。

1936年11月,日本侵略者率领日、伪军对红格尔图发起猛烈进攻。彼时,敌我力量对比极为悬殊:敌人当时有5000余人,且配备装甲车、飞机、野炮等重型武器;而驻守红格尔图的中国军队仅有300余人,武器装备也只有简陋的来复枪。

面对严峻形势,傅作义部迅速调整作战部署,调兵遣将,下定决心歼灭进犯之敌。11月19日,傅作义部出其不意发起攻击,敌军猝不及防,仓皇应战,全线溃败。我军成功摧毁敌指挥官田中隆吉等的前线指挥部,累计毙伤日、伪军数百名,俘虏300余名,缴获汽车、弹药等大量军用物资,取得了红格尔图战役的完全胜利,绥远抗战首战告捷。

“凭借着顽强的意志和无畏的牺牲精神,中国军队以弱胜强,创造了光荣战绩。”乌兰察布市委党史和地方志研究室一级主任科员李晓婷说。

当时,绥远北部的经济与交通中心,约300公里外的百灵庙,已被日本侵略者扶植的伪蒙政权控制。日、伪军在红格尔图惨败后,因惧怕中国军队乘胜追击、捣毁其在百灵庙的伪政权,急忙收拢兵力,加紧百灵庙外围防务,企图伺机再犯绥远。傅作义根据战场形势的变化,当机立断,决定收复百灵庙。

11月23日夜,傅作义部冒着零下20摄氏度的严寒,秘密向百灵庙进发。24日零时,总攻信号骤然响起,战士们奋勇冲锋,突破敌军防线。激战至24日上午,毙伤俘敌一千三百余人,缴获枪炮、电台、粮食等大量物资,成功收复百灵庙。此后,日、伪军又多次集结兵力反攻,均被我军击退。绥远抗战取得又一次重大胜利。

“红格尔图战役、百灵庙战役的胜利,向全国乃至世界展示了中国军民抗击日本侵略者的坚定决心和强大力量,彰显了中华民族团结御侮的抗战精神。”李晓婷感慨道。

英勇抗争的历史永远被人民铭记在心。如今,新建的红格尔图抗战纪念馆内,当年战士们使用过的来复枪、锈迹斑斑的手榴弹壳、泛黄的战地日记静静躺在展柜中,还有根据历史场景复原的战斗沙盘,每一件物品、每一处场景都在无声地诉说着那段波澜壮阔的战斗历程。

“每年都有万余人来到这里,缅怀先烈。”红格尔图镇党委书记郭晓飞说,绥远抗战所彰显的抗战精神,是中华民族宝贵的精神财富,将永远激励中华儿女为国家的繁荣富强而努力奋斗。

责任编辑:冷媚

抱歉,您使用的浏览器版本过低或开启了浏览器兼容模式,这会影响您正常浏览本网页

您可以进行以下操作:

1.将浏览器切换回极速模式

2.点击下面图标升级或更换您的浏览器

3.暂不升级,继续浏览

继续浏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