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家提醒:重视肠道健康,避免误区带来的患病风险

2025-07-18 16:24:51 来源: 科技日报 点击数:

科技日报记者 张佳星

7月16日,拜耳与京东健康签署战略合作协议,共同开拓中国消化道健康市场。会议同步举办了健康科普讲座。北京协和医院消化内科主任医师、教授李景南在讲座中提醒,现代社会,受饮食生活习惯变化、工作压力大、精神紧张、情绪低落等因素影响,不少人出现每周排便小于3次、排便费力等症状,这时不要忽视,应及时干预。

数据显示,我国成人慢性便秘总患病率已达10.9%,高温三伏天导致肠道功能紊乱、久坐室内等是其诱发因素。此外,随着老龄化加剧,不少老年人也深受困扰。“很多老年人也会因为便秘,用力过度诱发心梗、脑出血。”李景南表示,如果体内很多毒素无法排出,会增加结肠溃疡、肿瘤发生的风险。

长期以来,公众对便秘的应对存在误区,往往过度依赖刺激性泻药等通便药物。这类药物虽能短期见效,但长期使用可能带来健康隐患。对此,李景南表示,“很多便秘患者存在一种误区,恨不得尽快排出大便,因此习惯于使用刺激性药物。这会使便秘越来越严重,排便越来越难。在便秘治疗上,一定要选择安全且可以长期使用的药物,来保持肠道功能,不要只图一时痛快。”

肠道是人体重要的免疫器官,维护其微生态环境对于人体免疫力维持也非常关键。李景南表示,渗透性泻剂能够让肠道保持高渗透压状态,使肠道外的水分进入肠道,让大便变得蓬松,进而利于排便。此外,乳果糖作为益生元,促进益生菌的生长,通过改善整个肠道的微生态环境,改善便秘症状。乳果糖的双重作用机制相较于刺激性泻药更安全,建议根据饮食与生活习惯的改变,调整相应剂量。

乳果糖有个“糖”字,那糖尿病患者能使用吗?李景南教授表示,糖尿病患者长期血糖控制不佳,会影响肠道动力情况,出现便秘的几率相较于正常人群更高,因此科学应对便秘对糖尿病患者的健康生活、慢病管理至关重要。乳果糖虽然名称带“糖”,但其化学结构与普通糖类不同,几乎不被人体消化吸收,能够直接到达结肠,对血糖影响较小。

责任编辑:冷媚

抱歉,您使用的浏览器版本过低或开启了浏览器兼容模式,这会影响您正常浏览本网页

您可以进行以下操作:

1.将浏览器切换回极速模式

2.点击下面图标升级或更换您的浏览器

3.暂不升级,继续浏览

继续浏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