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技日报记者 王延斌
对山东省农业科学院作物研究所(以下简称作物所)来说,7月16日是一个大喜的日子。这一天,该所与山东省滨州市国兴生态农业开发有限公司(以下简称国兴农业)签约。根据协议,作物所研发的“面向功能食品的小麦和玉米主粮作物微量元素锌、铁和硒营养强化技术”将落地到国兴农业。值得注意的是,本次作物所转化的成果是将“专利+技术+产品”打包整体转让给国兴农业。
据作物所谷物营养与质量安全团队研究员夏海勇介绍,此次签约转化的新技术涉及土壤碳氮磷锌等多元养分协同匹配和无人机叶面微肥精准高效多元喷施技术,可将小麦和玉米籽粒锌和铁含量提高25%以上,每千克中的硒含量达到180微克以上,能够加工成面粉、面条、馒头、面包、鲜食玉米棒,糯玉米面、减脂代餐速冲粉、玉米脆片等微量元素富集功能食品,更有利于提高人体微量元素营养健康水平。
作物所理事长兼党委书记赵海军表示,合作双方将围绕“一种扩源增库提高小麦籽粒锌、铁和硒含量的三元叶面微肥”专利转让,共建成果转移转化示范基地,富锌硒小麦石磨面粉厂建设以及功能产品开发与技术服务等方面展开具体合作。
地处滨州经济技术开发区的国兴农业是当地的明星企业,其通过“村企党建联盟”创新模式打造完整产业链,推动乡村振兴。出席上述仪式的滨州经济技术开发区管委会副主任马立平也在现场表态:“政—研—企各方要厚植为农情怀,共同促进农业科技成果转化,生产适销对路、为人民健康服务的好产品,我们开发区也将汇集政策、资金、人力等各种资源,全力扶持合作项目落地。”
2024年,谷物营养与质量安全研究专家夏海勇带着自己的先进技术,主动找到国兴农业总经理赵培国,将自主研发的科研成果“小麦籽粒锌硒二元富集营养强化栽培管理技术”推介给他,随后立下“军令状”,“包下”企业300亩地,力争通过先进的种植管理技术,帮助企业增产增收。经专家测产验收,300亩地亩均增产9.71%,每公斤籽粒锌浓度超过40毫克,硒浓度超过180微克,大面积高效实现了籽粒锌硒协同富集。经过这次合作,赵总对夏博士的成果有了信心,也为这次战略合作奠定了基础。如今,夏海勇的愿望实现了。
据了解,锌、铁和硒是人体必需微量元素,对人体生长发育、免疫功能等均有良好的促进作用,微量元素(锌、铁、硒等)富集功能性小麦和玉米食品产业市场潜力巨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