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技日报记者 王禹涵
7月18日,位于西安高新区的秦创原・西安科创基金园内,一架载着精密仪器的多旋翼物流无人机轻盈升空。在百米高空,它依托中国电信低空智联网的通信保障,以每秒12米的速度沿既定航线疾驰,15分钟后精准降落在17公里外的陕西西咸新区无人机试飞基地。
这是西咸新区无人机试飞基地至秦创原・西安科创基金园低空物流航线正式划设以来,首次飞行成功。西北低空经济研究院副院长宿奉祥表示,此次试飞充分体现了创新技术保障安全飞行,实现低空物流场景新突破的特点。
“从包裹起运到派送完成,传统人工配送大约需要45分钟,此次无人机配送效率提升了3倍。”在首飞现场,西咸新区无人机试飞基地副总经理张弛介绍说,该无人机根据物流场景开发,标准负载5公斤、最大载重可达10公斤。其核心价值在于可与地面的物流机器人协同作业,通过智能云调度平台实现高效的空地协同末端物流运输任务。
从航线设置来看,这条划设于西安两大科技产业园区之间的低空通道,最大飞行高度120米,其战略意义在于打通了“高附加值、轻小件、高频次”科技物资的“空中走廊”。张弛介绍,它有效规避了地面交通拥堵,显著降低人力成本与运输风险,同时为区域培育了低空经济新业态。
“首飞成功,标志着跨区域低空高价值物流场景完成关键验证,为后续多航线、常态化商业运营铺平道路。”张弛说。未来,西咸新区及西安高新区企业间的科技成果样品、精密仪器、研发材料等高价值、轻小型物资,可依托这条“空中快线”实现高频、敏捷流转。
记者了解到,西咸新区以秦创原无人机未来产业聚集区为核心,已汇聚上下游企业106家,初步形成研发制造至运营服务的完整产业闭环。同时,西咸新区无人机试飞基地将加速构建无人机“空中高速路网”,全力推动西安全市无人机物流网络早日成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