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日大暑:盛夏荷风十里香

2025-07-22 07:30:21 来源: 科技日报 点击数:

“冷艳已能消酷暑,暗香时复散清风。”7月22日,我们迎来大暑节气。这时荷花开得最盛,泛舟莲叶间,暑意顿消,好不惬意。

古人对荷花情有独钟,早已超越纳凉消暑,更化作器物上的诗意表达。这件铜镀金嵌珐琅转鸭荷花缸钟,集走时打点和表演功能于一体,算是一件集大成者。它高122厘米,缸径49厘米,表盘径17厘米,缸面成荷塘景观,中心有鸭围成圈,莲荷婀娜多姿散布塘中,数朵荷花错落有致。其中颇具巧思是,有三朵荷花可开合,花心中分别端坐西王母、持桃童子、持桃仙猿。开动后,在乐曲伴奏下,花瓣张开,露出花心中的西王母、童子、仙猿,西王母稳坐不动,童子、白猿跪拜呈献桃状。

钟表本是由西洋传教士带入中国的舶来品,他们进入宫廷教授钟表制造的技术与方法,国内能工巧匠又凭借高超技艺,为钟表增添了丰富的表演功能。因此,钟表类文物修复的最终目标,远不止外观复原。“得让它回到百年前的状态,能正常地运转、完整地表演,这才能算我们真正的修复完成。毕竟钟表是动态的,这跟其他文物不同。”故宫博物院的亓昊楠解释说。

一次展出机会,让亓昊楠与这件精美绝伦的文物结缘。当时打开这件文物,发现这件文物有两个非原配的机芯,一个广东造的走时机芯,另外一个是法国产的八音盒机芯。因为年久失修,两者均有锈蚀。亓昊楠通过化学检测分析锈蚀成分,对症除锈,再精心组装调校,最终让这件珍品恢复了表演功能。

“乾隆时代的钟表,不仅外观优美独特,而且内部机芯相对复杂,除了走时、打点与打乐这种常有功能之外,必须加上流水、跑人、跑船等各种复杂的联动机械装置。”亓昊楠说,制作一件大型钟表往往耗时费力,要花费几年时间。也正是因为清宫做钟处的能工巧匠,在与西方的最新技术的交流融合中不断学习创新,逐渐使得御制钟表有了自己的风格和特点,达到了世界顶级的水平。


原图来源:视觉中国

记者:李梦一

设计:杨凯

学术支持:中国文物保护技术协会

责任编辑:孙莹

抱歉,您使用的浏览器版本过低或开启了浏览器兼容模式,这会影响您正常浏览本网页

您可以进行以下操作:

1.将浏览器切换回极速模式

2.点击下面图标升级或更换您的浏览器

3.暂不升级,继续浏览

继续浏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