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技日报记者 张蕴
7月25日,中石化中海船舶燃料供应有限公司在大连市完成全球首次绿色船用氨燃料加注作业,标志着我国航运业在绿色低碳转型道路上迈出关键一步,为全球航运业的可持续发展提供了宝贵的“中国方案”。绿色船用氨燃料的成功加注,使大连港成为全球首个具备生物燃料、绿色甲醇、LNG及绿色氨燃料等船用替代燃料加注能力的港口,填补了船舶绿色氨燃料加注品类的空白。
此次加注的绿氨来自内蒙古,是用风能、太阳能等可再生能源制得的一种清洁、高效的新型船舶燃料,其燃烧产物主要为氮气和水,具有零碳排放的显著优势,是航运业实现“双碳”目标的关键技术路径之一。东北三省和内蒙古东部地区拥有丰富的风光资源和生物质秸秆资源,是全国主要的氢氨醇一体化项目生产基地。大连地处东北亚航运枢纽位置,背靠东三省和内蒙古绿色产业腹地,是连接氢氨醇产业链上下游的重要纽带。
加注绿色氨燃料采用100%绿色电力制备,构建了从能源生产到燃料制备的全流程绿色低碳体系。凭借出色的全生命周期碳管理能力,获得国际可持续发展和碳认证(ISCC)Plus认证,同时也是全球首个获得法国必维国际检验集团可再生氨认证的绿氨产品,环保性能和可持续性得到了国际权威机构的认可。这种绿色氨燃料的大规模应用,将为航运业提供零碳排放的解决方案,有力推动全球航运业向低碳、环保、可持续的方向发展。
辽宁海事局、大连海事局等单位为绿色船用氨燃料加注作业顺利推进保驾护航。中石化中海燃供、大连中远海运重工、远景科技集团三方共同推动大连东北亚绿色船燃加注中心建设迈出坚实一步。“大连海事局将不断优化监管服务保障模式,为持续助力东北亚绿色船燃供应链建设贡献力量。”大连海事局副局长黄忠国说。
(大连海事局供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