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技日报记者 华凌 通讯员 李啸
7月25日,记者从北京亦庄创新发布获悉,北京经济技术开发区(简称北京经开区,也称北京亦庄)2025年上半年经济数据近日“出炉”,多项指标表现亮眼:地区生产总值(GDP)同比增长12.3%;工业总产值突破3400亿元,同比增长15.6%,高于全市平均增速9.8个百分点;大中型企业研发费用同比增长25.3%,高于全市平均增速21.2个百分点;信息服务业营业收入、批零业销售额、金融业两项净收入增速均超20%。
数据显示,北京亦庄正以科技创新为核心引擎,加速培育和壮大新质生产力,推动经济“含新量”持续攀升,高质量发展取得新突破。新产业加速增长,工业增加值占全市比重近四成上半年,北京亦庄作为北京先进制造业“压舱石”作用愈发凸显,实现产值3478.7亿元,同比增长15.6%,增速大幅领先全市平均水平9.8个百分点,工业增加值占全市比重37.7%。尤为突出的是,以新能源汽车、新一代信息技术等为代表的新兴产业和以人形机器人、商业航天为代表的未来产业加速增长,成为驱动区域经济高质量发展的核心引擎。
今年以来,北京亦庄新兴产业和未来产业领域捷报频传,小米汽车累计交付量已突破30万辆;京东方第6代新型半导体显示器件生产线全面量产;优必选联合北京人形机器人创新中心推出的天工行者机器人在手订单已达百台;全球首个人形机器人半程马拉松成功举办等。
据介绍,上半年,北京经开区新一代信息技术产业实现产值951.8亿元,同比增长23.6%;高端汽车和新能源智能汽车产业实现产值1559.9亿元,同比增长21.9%;机器人和智能制造产业实现产值389.4亿元,同比增长10.7%。亮眼数据的背后,是北京亦庄在产业生态构建和服务保障上的持续深耕。北京亦庄围绕重点产业锻长板、补短板,加速推动汽车智造创新城、国际医药创新公园(BioPark)等产业新地标建设。目前,BioPark已构建起“全球+本土”协同生态圈,共吸引140余家生物医药企业入驻。
同时,北京亦庄先后出台“科创二十条2.0版”“医药二十条”“数据二十条”等真金白银的政策,建设国际人才社区,打造了总规模超500亿元的基金集群,为企业发展保驾护航。新动能持续积蓄,研发投入增速达25.3%,固定资产投资上半年同比增长3.6%,产业投资占比约3/4;大中型企业研发费用上半年同比增长25.3%,高于全市平均增速21.2个百分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