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技日报记者 杨仑 吴叶凡
7月24日,记者随“活力中国调研行”青海主题采访活动走进青海湖畔的刚察县泉吉乡冶合茂村,网红打卡点“青海湖断崖”就在此处。
一进景区,只见天空倒映在宝石蓝色的湖水中,往来游人如织,美不胜收。更惊喜的是,湖水中数不清的裸鲤(湟鱼)鳍接尾连、鳞甲纷错,与游人十分亲密。“湟鱼是国家二级保护动物,请不要用手触碰!”循声望去,一名身着保安制服的男子不厌其烦地重复着提醒游客。
他叫看加占登,是冶合茂村的村民,同时也是生态管护员、旅游从业者、新式牧民……“以前家里的收入主要来自牛羊,这两年,牛羊市场行情不好,好在我们村就在青海湖边,借助生态旅游,增加了收入。”自2023年以来,当地通过“政府+企业+村集体”模式带动牧民参与旅游服务,将绿水青山转化成乡村振兴的“助推器”。
今年19岁的村民拉毛在西宁读大学,趁着假期回到家里,与母亲一起在景区从事旅游业。“正好七八月是旺季,一个月能赚6000多元。”拉毛很满足。
近年来,青海湖正在严格的保护中向着全面绿色转型,兼顾生态保护、绿色发展、基础设施提质、民生福祉改善等方方面面,实现生态价值最大化,将“含绿量”真切地转化成村民的“含金量”。
(杨仑 吴叶凡 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