胡荞 科技日报记者 颉满斌
7月25日,第八届环境与发展智库论坛在甘肃兰州举办。本届论坛以“智绘蓝图 绿动世界:共筑可持续发展新生态”为主题,由中国21世纪议程管理中心、甘肃省科学技术协会、中国科学院兰州分院指导,中国科学院西北生态环境资源研究院主办。
开幕式上,中国社会工作联合会会长陈存根教授在致辞中指出,西部地区作为国家生态安全屏障,虽通过“三北”防护林、三江源等重大工程显著改善生态面貌,但仍面临生态系统脆弱、传统产业转型动能不足等挑战。他强调,需以科技引领深化制度创新,打通政产学研智媒融合渠道,助力西部绿色崛起。中国工程院院士冯起呼吁社会各界深化合作,以科技创新破解环境治理难题,共同书写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中国式现代化篇章。甘肃省科协副主席马锟表示,绿色科技是可持续发展的关键力量,希望与会专家为甘肃乃至全国环境事业贡献前瞻性建议。
会上,中国科学院近代物理研究所、中国科学院兰州化学物理研究所等单位发布多项科技成果,兰石集团、甘肃药业投资集团提出技术需求。中国科学院西北生态环境资源研究院文献情报中心首次对外发布“智”系列大模型,包括《冻土科研大模型》《石油工程情报大模型》及《全球智库资源发现与服务平台》,为冻土工程、石油勘探等领域提供智能化解决方案。其中,冻土科研大模型基于复杂循环应力路径下的冻土力学特性研究,突破传统模型局限,可精准预测冻土变形,为寒区工程提供科学支撑。
在此次论坛“区域科技创新体系建设”圆桌会议上,专家们与中国科学院西北研究院文献情报中心智库大模型——小库聚焦“区域科技创新体系建设的目标与愿景”进行了热烈交流。此外,论坛还设置关键矿产与能源转型、数智驱动下的学科情报咨询等5个平行分论坛,探讨颠覆性技术、生态产品价值实现等前沿议题,并举办产业情报能力提升培训,助力构建区域创新生态。
据了解,环境与发展智库论坛由环境与发展智库联盟等单位联合发起,自2015年12月首届创办以来已连续成功举办七届,始终聚焦环境与发展、科学与社会领域交叉前沿议题,致力于共享智力资源、传播智慧思想、洞察发展趋势、凝聚发展共识,推动高质量发展。未来,论坛将继续深化国际合作,为实现“双碳”目标和美丽中国建设提供智力支撑。
(胡荞 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