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技日报记者 张强 通讯员 马艳茹 徐弘源
时隔数年,何元智依然记得那年严冬。在海拔5000多米的边防哨所,强烈的高原反应让她头痛欲裂,双腿深陷积雪举步维艰。抬眼望去,边防战士背负沉重装备同样在风雪中艰难前行。
“战士们负重已经够多了,决不能再增加他们的负担!”回到实验室,她带领团队日夜攻关,研制出轻巧可靠的手持通信终端。从此,无论是雪山之巅还是海岛礁盘,官兵们只需轻按终端按钮,就能实现信息千里一键通达。这只是她工作的一小部分。
何元智,信息支援部队某研究所研究员、“最美新时代革命军人”称号获得者。她说:“我的工作和目标就是打造高可靠信息‘天网’,为强军胜战提供有力支撑!”
上世纪90年代,何元智初入军校求学时,我国在卫星通信领域与发达国家存在巨大技术代差。当时,我国卫星通信系统主要依赖引进、集成,关键技术受制于人。
这一幕深深触动了何元智,“核心技术买不来、依赖引进靠不住,必须走出一条打破封锁、自立自强的赶超之路!”这个誓言,成为她毕生的追求。
博士毕业入职该所不久,她就主动请缨担纲某系统预研项目,并带领团队毅然选择了自主创新之路:系统架构追求整体最优,技术路线坚持原创突破,质量标准实施严格管控,关键环节制定多重预案……
十余年里,何元智带领团队历经千百次技术模型推演及系统测试验证,连睡梦中都在构思新的技术方案。不知多少个深夜,她突然从床上跃起,匆忙拿起笔在图纸上勾勒灵感。就这样,他们攻克了无数技术壁垒,将上千个“信息孤岛”巧妙串联,最终成功打造出可以联通天地的通信网络。
“作为军队科研工作者,必须真正了解战场需求!”这是何元智对战友们最庄重的承诺。为了确保装备在极端环境下依然可靠,她上高原、下海岛、赴戈壁、走边防,跋山涉水走遍祖国边陲,实地验证装备性能。
为适应信息支援部队转型发展需求,何元智还带领团队展开了一场通信装备的“瘦身革命”。通过系统化整合、智能化升级,团队将多款传统通信装备集成到一款装备上,实现了体积和重量“双下降”,性能与效能“双提升”。
何元智表示,这款集多种功能于一体的新型装备有望改变一线官兵通信保障模式,让作战单元装备更加简单高效。
这些年来,何元智带领的科研创新团队,涌现出多名型号总师,完成30余项重点科研项目,先后获得国家科技进步奖一等奖1项、国家技术发明奖二等奖1项、军队科技进步奖一等奖4项,为我军网信体系建设作出重要贡献。
目前,何元智又带领团队向着网信前沿领域发起冲锋,其中有些技术在国际上尚处于探索阶段,但她坚定地说:“与其永远追随他人的脚步,不如做第一个踏进无人区的探路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