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双向奔赴”共建美好家园 上海合作组织媒体智库峰会在河南郑州举行

2025-07-27 20:37:53 来源: 科技日报 点击数:

科技日报记者 张毅力

“媒体和智库肩负着向公众传播上合组织合作的精髓和价值、抵制歪曲和刻板印象、客观地展现我们共同取得成就的使命。”7月23日至27日,在河南郑州举行的上海合作组织媒体智库峰会上,塔吉克斯坦总统直属国家行政学院第一副院长奥迪纳佐达说,本次峰会为该领域互动和实践交流提供了良好平台,弘扬“上海精神”、共建和谐家园,是大家共同的任务和责任。

本次峰会上,来自上合组织成员国、观察员国、对话伙伴的近200家媒体、智库、政府机构及国际和地区组织的400余位中外嘉宾齐聚一堂,共商媒体合作,共话区域发展,多元文化在黄河之滨激荡共鸣。十年之后,再聚中原。值得一提的是,就在十年前,上海合作组织成员国政府首脑(总理)理事会第十四次会议在郑州举办,成为河南开放发展精彩篇章中的闪亮一页。

搭建文明对话的“桥梁”

24日上午,在峰会举办地——郑州国际会展中心的一层中厅,上海合作组织媒体智库峰会城市展区和非遗展区成为嘉宾的“打卡点”。

“河南城市文化的多样性深深吸引了我。”在洛阳城市展厅,科威特通讯社市场部主管莱米娅·法里斯仔细了解唐三彩烧制技艺的传承与创新,并在“一带一路”东西方交流合作示意图旁了解了十三朝古都洛阳的历史沿革。

会场外,文化与艺术的交流同样精彩纷呈。26日,部分与会嘉宾走进开封市兰考县,瞻仰焦桐,了解当地民族乐器产业发展历程,并实地调研河南在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中的实践探索。

“在阿拉伯国家,有一种乐器叫‘卡龙’,和古筝有些相似。”在兰考县堌阳音乐小镇,沙迦大学国际关系专家、中国中东关系研究员纳吉拉·阿尔扎尼向当地乐师学习了中国传统乐器古筝的弹奏方法,“我希望能把在河南的所见所感带回阿联酋,让更多人了解真实、多元的中国文化,为阿中之间的人文交流搭建桥梁。”

“中华文明与上合组织国家的文明交流源远流长,这种互动不仅丰富了各自的文化内涵,也为人类文明进步作出了重要贡献。”河南省文物考古研究院院长王巍说。

在科威特驻华大使贾西姆看来,“上海精神”以其开放包容、互利共赢的理念,为区域合作与全球治理提供了重要借鉴。而作为思想传播的桥梁,媒体和智库在促进文明对话、增进相互理解方面发挥着不可替代的作用。

构筑商贸互通的“丝路”

从中欧班列(郑州)的汽笛长鸣,到圣彼得堡涅瓦河畔的璀璨灯火;从巴基斯坦拉合尔城堡的庄严神秘,到乌兹别克斯坦撒马尔罕市集的繁华喧嚣……在峰会主场的巨幅电子屏上,一幅幅合作共赢的生动画卷徐徐展开。

“单边主义和封闭排外无法应对全球性挑战,唯有团结合作才是正确出路。”上海合作组织秘书处顾问科奇科诺夫在主旨发言中表示,“上海精神”所倡导的互信、互利、平等、协商、尊重多样文明、谋求共同发展,正是我们应对挑战、开创未来的关键。

近年来,河南与上合组织国家“双向奔赴”,在科技、教育、文化、商贸等领域交流互通,书写着美美与共的合作篇章。

TIR系统具有一次申报、一证到底、一车直达的便利机制,可提高货物通行效率,节约运输时间和成本。“自两个月前发运河南首辆‘TIR+跨境电商’国际卡班至今,我们已向莫斯科发运27车、共计174吨的跨境电商货物。”中大门国际物流集团货运负责人李金雨介绍,作为一种新兴国际运输方式,TIR卡班已成为继空运、海运、铁路运输之后的“第四物流通道”。

人流、物流、资金流高效流动,带动贸易投资往来显著增多。郑州海关发布的数据显示,今年上半年,河南对其他上合组织成员国进出口额456.2亿元,同比增长59.7%。

“我们将以此次峰会为契机,进一步加强与上合组织国家交流合作,深化拓展‘空陆数海’四条丝绸之路建设,持续开展人文交流活动,助力构建更加紧密的上合组织命运共同体。”河南省委书记刘宁在峰会致辞时说,希望参会媒体智库深入研讨交流、深化互利合作,共同为建设上合组织美好家园作出更大贡献。

责任编辑:孙莹

抱歉,您使用的浏览器版本过低或开启了浏览器兼容模式,这会影响您正常浏览本网页

您可以进行以下操作:

1.将浏览器切换回极速模式

2.点击下面图标升级或更换您的浏览器

3.暂不升级,继续浏览

继续浏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