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西焦煤西山煤电: 瓦斯变绿电,碳盈余超亿元

2025-07-27 22:39:06 来源: 科技日报 点击数:

科技日报记者 韩荣 通讯员 张燕

盛夏时节,山西焦煤集团西山煤电矿区“绿”意盎然:西铭矿300亩矸石场蜕变为阶梯式果园,枣树、梨树等果树已硕果累累;屯兰矿2400吨/日的煤矸石经智能分选,化身为水泥厂原料;马兰矿南一瓦斯电厂余热项目顺利完成调试并投入运行……  

近年来,西山煤电以数智赋能、构建绿色产业链等创新举措,奋力探索绿色发展新路径。7月24日,科技日报记者深入西山煤电(集团)有限责任公司(以下简称“西山煤电”)所辖矿区,探访其“零碳”矿厂建设的生动实践。

做好“减碳”生意经

7月24日,在西山煤电古交电厂,发电管理部部长刘泽军紧盯大屏上跳动的实时运行参数,指导岗位人员精细调整,确保燃烧效率最大化。

“我们推行在线指标管理,激励压红线操作,每度电可节约燃煤0.2克,年省燃料成本约400万元。”刘泽军介绍。

作为全国最大的燃用洗中煤坑口电厂,古交电厂每年消纳周边马兰、屯兰、西曲、东曲、镇城底5座煤矿生产的约百万吨煤矸石、洗中煤及矿井水。

矿山富藏煤炭,亦伴生固废。山西焦煤在矿井群中布局电厂,构建起就地循环的“煤—电—材”低碳产业链,被列为国家首批循环经济示范单位。

刘泽军表示,电厂不仅消化煤基固废,发电产生的粉煤灰还可用于采空区回填防塌、置换优质资源。“热电联供通过37.8公里管网,为太原市及古交市约9000万平方米区域、数万居民输送暖流。年节约标煤约100万吨,减排二氧化碳约200万吨,真正实现资源‘吃干榨尽’。”

电厂还积极投身碳资产交易。碳资产如同绿色股票,企业需在交易中心开户,依据生产经营状况获得配额分配系数——每发1度电分配特定二氧化碳指标。配额系数逐年收紧,倒逼企业通过管理优化与技术升级实现节能降耗。

2022年以来,该厂碳资产交易实现“三连盈”,碳配额盈余总量突破百万吨,价值逾亿元,碳资产管理正撬动绿色经济新增长。

全力打造“零碳矿山”

零碳矿山是指在一定周期内,通过清洁技术支持、模式创新等方式,对碳排放进行减少、抵消或清除,最终实现碳排放总量在核算周期内“归零”的现代化矿山。

走进西山煤电马兰矿调度信息中心,大屏实时跳动着井下永磁电机的运转参数。马兰矿机电部副部长张慧慧介绍,这台取代传统高耗能设备的新装备,效率较之前提升72.03万吨,年节电16.31万度,该矿已按照零碳矿山建设标准将高耗能电机全部更换成低耗能永磁电机,正在加紧淘汰被列为高耗能装备的变压器。

自2023年12月马兰矿被确定为山西省创建零碳(近零碳)产业示范区试点单位以来,这座年产360万吨的矿井,便经历着脱胎换骨的变化。

——矿井完成了智能化改造,机电改造、瓦斯利用、光伏开发等6大工程同步推进,矿区10.18万平方米闲置土地即将变身光伏矩阵,年发电量可满足矿区地面用电需求。

——加紧探索“政府+企业+农村集体经济”模式,开发“光伏+”项目。

——停用矸石场覆土绿化率达100%,矿井水治理利用率达100%,形成了“地下产煤、地上固碳”的立体生态。

“我们边摸索边推进,聚焦装备节能降耗改造、矿山‘绿电+生态’模式探索等环节,布局重点任务,谋划重点项目,快推零碳矿山建设。”马兰矿环保健康中心副主任武少博告诉记者。

一组数据见证蜕变:吨煤二氧化碳排放较2020年下降20%以上,原煤生产电耗降至每小时34千瓦时,预计2025年首批项目建成后,可减少碳排放7.41万吨;2030年累计减碳14.18万吨。

在西山煤电矿区海拔1610米的杜儿坪北石沟山顶,5台德国道依茨发电机组昼夜轰鸣。这些吞噬瓦斯、吐纳绿电的钢铁巨兽,每年将0.11亿立方米甲烷转化为3200万度清洁电能。

“过去瓦斯抽采后直接排空,既浪费资源又加剧温室效应。”西山煤电发电事业部党委书记、经理乔志刚细数生态账,“如今1立方米瓦斯可发3度电,相当于减排二氧化碳0.019吨。”

同样的绿色奇迹正在西山煤电10座瓦斯电站同步上演。45台发电机组总装机容量达60兆瓦,年减排二氧化碳当量228万吨。所发电量全部接入矿区内部电网,为生产注入绿色动能;创新收集的余热更惠及职工冬季供暖与洗浴。  

记者获悉,2024年西山煤电所属矿井抽采瓦斯2.38亿立方米,发电2.32亿千瓦时,煤层气利用量(折纯)1.20亿立方米,矿井瓦斯抽采利用率达50%,其中浓度8%以上瓦斯利用率高达81%,均居行业领先水平。

(受访单位供图)

责任编辑:孙莹

抱歉,您使用的浏览器版本过低或开启了浏览器兼容模式,这会影响您正常浏览本网页

您可以进行以下操作:

1.将浏览器切换回极速模式

2.点击下面图标升级或更换您的浏览器

3.暂不升级,继续浏览

继续浏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