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技日报记者 李丽云 朱虹
近日,由212越野车与中国汽车工程学会联合主办的“2025汽车科技大讲堂·硬派越野巡回课”走进山东理工大学。在这个为汽车行业输送了无数人才的摇篮,动力工程师与各方专家、高校学生代表,结合汽车发展现状和大学生方程式赛车,围绕“动力学建模与发动机调校”的议题展开了交流。
发动机被视为汽车的“心脏”,是驱动车辆行驶的动力之源,但“马力大”并非评判一台发动机好坏的唯一标准,更不足以成就一辆好车。动力性、经济性、排放控制等,都是工程师们调校发动机的重要指标。这种不同参数的组合,催生出了多样化的发动机风格,以实现不同车型的驾驶目的。随着汽车工业的蓬勃发展,动力系统也在不断升级,且出现了更多的创新动力形式;相应地,发动机调校的技术手段也在持续迭代。但是,调校的核心目标却从未改变,即“打造一辆有驾驶乐趣的车”。
作为从业21年的驾驶教练,陈东海认为,一辆车若能针对驾驶需求精准调校,并在操控时给予直观的反馈,便具备了驾驶乐趣,足以称得上一辆好车。
诚然,驾驶乐趣与发动机性能有关,但并不与发动机数值成正比,不同车型的调校方式也不尽相同。因此,不存在万能公式,而是以驾驶场景与体验为出发点,优化各项参数匹配。例如,速度为王的F1赛车要尽一切可能争分夺秒,因而油门响应性极为敏感,且采用氮气驱动气门使得在同样的排量下转速更高,这导致的车辆造价极高也非一般民用车可承受。与之相反,越野车的油门响应速度则低得多,因为越野场景大多时候需要慢速行驶,且在颠簸路况下,过于敏感的油门响应会导致驾驶者误操作引发事故。
为什么需要发动机标定和调校?简言之,就是为了让发动机在目标工况下,能够恰如其分地工作在最佳状态。ECU是发动机控制系统的核心,负责收集来自各方的信号,并根据电脑计算出最合理的参数执行相应工作任务,比如进气、喷油、点火等发动机调校和热管理的风扇启停、水泵启停等。
然而,不同燃料,或是相同燃料条件下不同工况的喷油和点火提前角都是不一致的。这就要求工程师针对每一个工况去做发动机调校。以台架为基础的标定实验是发动机调校的重要手段。
(受访单位供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