守初心担使命  共奋进再扬帆——记北斗三号全球卫星导航系统开通5周年

2025-08-01 11:57:09 来源: 科技日报 点击数:

丛飞 李知珂 科技日报记者 付毅飞

记者从中国航天科技集团五院了解到,2025年7月31日,中国北斗三号全球卫星导航系统迎来5岁“生日”。

2020年7月31日,习近平总书记在北京人民大会堂郑重宣布,北斗三号全球卫星导航系统正式开通。中国北斗从此走向服务全球、造福人类的崭新时代。

5年来,天上的北斗三号系统稳定运行,地面上的北斗服务惠及千行百业。北斗三号系统作为我国全球覆盖、高效运行的空间基础设施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在国民经济发展和国防建设各领域得到广泛应用,并致力于为全球用户提供优质服务。

同时,五院北斗团队大力弘扬新时代北斗精神,为北斗三号系统的稳定运行保驾护航,为构建更加泛在、更加融合、更加智能的国家综合PNT(定位、导航、授时)体系积聚智慧力量。

挺膺担当,行稳致远

确保北斗三号全球卫星导航系统稳定运行,关系国家主权、安全和发展,对于推动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建设现代化产业体系和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等具有重要意义。如何让北斗卫星“好用”“管用”,是五院北斗团队孜孜以求的目标,“全生命周期服务理念”深深植根于每一个北斗人的心中。

“既然研制了卫星,就要对它的质量一管到底。”在北斗三号工程副总设计师谢军看来,系统的组网运行只是起点,确保稳定服务的“后半篇文章”更为重要。

为守护星座的运行安全,五院北斗团队建立起一整套管理创新机制,明确了在轨管理责任体系,建立了在轨支持运行保障系统,实施智能化、信息化管理,对卫星的健康状态进行实时监测、实时研判,对关键参数给出趋势分析。2021年起,团队通过卫星在轨重构提升等工作,让北斗系统运行更加稳健、更加智能,系统服务性能得到进一步提升。后续,他们将开展卫星健壮性研究,实现系统服务性能向更优迈进。

秣马厉兵,再创佳绩

2020年6月23日,五院北斗团队圆满完成北斗三号组网收官之战。为确保北斗三号系统稳定服务,并验证多项新技术,团队紧锣密鼓地开展起北斗备份卫星的研制工作。

备份卫星研制立项之初,按照工程总体要求,采取“地面备份为主、按需发射入轨”的策略。发射时间不确定,保障方案就难以确定;地面长期存贮与天上在轨环境不同,需要识别和应对的风险隐患涉及各个方面。面对难题,团队经过研究论证,制定了以半年为单位,可满足不同发射时间的多种地面存贮方案,全力确保备份卫星可以随时从“备岗”状态“转正”。

经过约3年时间反复优化设计和质量把关,五院北斗团队重新披挂挺进大凉山。“作为北斗‘铁军’,确保任务成功是我们的永恒追求。”谈到备份星的发射任务,北斗三号卫星总指挥迟军铿锵有力地说。3颗备份卫星相继成功发射入轨后,团队多次开展在轨试验验证,进一步优化高精度体制设计方案,为北斗导航接续发展奠定了坚实基础。

心有所信,方能远行

“自主创新、开放融合、万众一心、追求卓越”的新时代北斗精神,是党领导新时代航天人在大力弘扬“两弹一星”精神、推进北斗系统建设发展的伟大实践中积淀形成的宝贵精神财富,是五院北斗团队的精神密码,为支撑北斗系统完成全球组网、提供稳定服务提供了强大精神力量。

2019年,北斗团队被授予“最美奋斗者”称号。他们以此为激励,争分夺秒地工作,提前半年完成北斗三号全球组网,创造重大效益,唱响了新时代奋斗者之歌。

北斗应用无处不在,导航服务无远弗届。五院北斗团队的眼光不仅局限在近地空间,还拓展到新域新质导航系统技术的研究上。如今,他们已经实现多项关键技术的重大突破,对于我国在相关领域形成先发优势具有战略意义。

“中国北斗”不仅是导航的信标,更是精神的灯塔。北斗推动了中国科技自立自强的前行步伐,也昭示着建设航天强国、实现强国复兴的壮阔征程。站在新的起点,五院北斗团队正以砥砺前行的足迹,不断抵近探索浩瀚宇宙、建设航天强国的伟大梦想。

责任编辑:王倩

抱歉,您使用的浏览器版本过低或开启了浏览器兼容模式,这会影响您正常浏览本网页

您可以进行以下操作:

1.将浏览器切换回极速模式

2.点击下面图标升级或更换您的浏览器

3.暂不升级,继续浏览

继续浏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