锚定现代化 改革再深化丨海南:以数字化变革,驱动海南政务服务升级

2025-08-06 14:12:58 来源: 科技日报 点击数:

科技日报记者 王祝华

8月6日,记者从海南省大数据发展中心获悉,作为全省政务协同入口的“海政通”平台,自上线4年以来,已接入应用超650个、实现机关“内部零跑动”事项超1600个。“海政通”平台正重塑政府办公与服务的新模式,成为推动政府职能转变、加速自贸港建设的重要引擎。

基层治理:AI赋能提效,“一表通”精准减负

在三亚市崖州区某社区,网格员小林正通过手机语音功能快速上报巡查问题。“以前录入一条工单得花10分钟,现在对着手机说两句,最快2分钟就搞定。”这得益于崖州区依托“海政通”平台融合DeepSeek政务大模型打造的智能工单新模式,为基层治理注入科技动能。

过去,传统工单系统存在录入耗时长、分类不精准、跨部门流转低效等问题。小林回忆,手动填写工单需反复核对信息,既费时又易出错。而今,崖州区通过构建“工单分类智能推荐”“语音一键上报”等创新场景,实现工单处理全流程数字化闭环。语音识别准确率超90%,单件工单录入时长压缩80%;基于大模型语义分析的智能分派系统,将跨部门工单精准匹配率提升至95%;空间地理智能匹配整合GIS地理信息系统更将定位误差率控制在0.5%以内,形成“15分钟处置圈”。

此外,依托“海政通”平台上线的基层“一表通”,通过重塑流程、数字赋能推动基层报表精简,变“找基层要报表”为“平台取数据”。截至目前,海南全省排摸基层报表16667张、数据项244338个,经清理整合,分别精简至6129张、73966个,压减率达63%、70%。

基层“一表通”在海口市琼山区率先试点,并于今年5月起在全区推行。琼山区北冲溪社区党委书记周川琪举例,过去涉及辖区老年人的相关数据,需填写卫健、民政、医保等多部门报表,数据来回倒腾且易出错。如今依托“一表通”,数据可自动匹配、审核,报表能智能预填、批量导入,还有智能校验、逾期提醒等功能,数据准确性和响应速度显著提升。

海南省营商环境建设厅相关负责人表示,基层“一表通”是海南整治形式主义,为基层减负、为治理增效的重要抓手。

政务服务:“零跑动”促联审,“一件事”速办结

“原本以为要跑好几个地方、等好几天,没想到只需要到街道办申请当天就办好了,太方便了!”近日,海口市琼山区滨江街道居民王女士在街道便民服务中心顺利领取土地权属来源情况证明后,对高效服务连连点赞。这一转变,正是琼山区依托“机关内部零跑动”改革打造“一件事一次办”服务模式的生动实践。

过去,类似证明需经历“三级跑腿”:群众需先到居民小组初审,再经居委会复核,最后由街道办终审盖章,全流程耗时数日。王女士坦言:“跑三趟不说,材料反复传,时间拖得长,真让人着急。”而今,依托海政通平台“机关内部零跑动”系统,琼山区创新推出“琼山证明和材料一件事”服务,实现“群众少跑腿、数据多跑路”。群众只需在街道办提交申请,工作人员即可通过系统将信息一键推送至村(居)民小组、村(居)委会进行线上联审,全程无须群众二次跑动,最快1日内即可完成三级审核并出具证明。

自系统上线以来,琼山区已通过该模式办理各类证明事项92件,群众满意度显著提升。更值得关注的是,平台同步整合“政务服务一件事”“海易办需求一件事”等29项“一件事一次办”服务,通过流程再造和数据共享,将基层审批链条从串联转为并联,既为群众节省了时间成本,也大幅减轻基层工作人员重复性事务负担。

“改革不是做减法,而是用数字化思维做加法。”琼山区政务服务中心主任朱坤雄介绍,“机关内部零跑动”模式通过打破部门壁垒、优化审批流程、提高工作效率,真正实现了数据赋能基层治理的数字化改革目标。

从基层治理的智能升级到政务服务的流程再造,“海政通”平台正以数据流贯通业务链、服务链、决策链,为海南自贸港建设持续注入数字化动能,让群众和企业在改革中不断收获获得感。

(受访者供图)

责任编辑:王倩

抱歉,您使用的浏览器版本过低或开启了浏览器兼容模式,这会影响您正常浏览本网页

您可以进行以下操作:

1.将浏览器切换回极速模式

2.点击下面图标升级或更换您的浏览器

3.暂不升级,继续浏览

继续浏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