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界机器人大会描绘“机”智生活

2025-08-11 18:54:13 来源: 点击数:

科技日报记者 华凌

8月8日至12日,2025世界机器人大会在北京举行。大会上,多款贴近生活、服务民生的机器人集中亮相,展现出科技赋能生活的无限可能。从走进家庭的“多面手”到贴心守护老人的智能“护老员”,从助力视障人士的导盲“新伙伴”到户外场景的“安全小助手”……这些机器人凭借前沿技术突破场景局限,在家居、养老等领域大显身手,让科技的温暖与力量融入日常的每个角落,为人们描绘出“机”智生活的美好图景。

家庭“多面手”上岗

在2025世界机器人大会北京银河通用机器人有限公司的展台上,该公司展出的具身大模型机器人Galbot,凭借突出的综合能力,一步步走进百姓家。

在现场演示视频中,Galbot展示的家庭服务技能令人眼前一亮。它能够精准地为家人递水、快速准确捡拾散落地面的垃圾、细心收拾宠物打碎的玻璃杯碎片,还可以协助晾晒衣物。该公司市场部工作人员武文韬说,这些看似琐碎的家务,实则是对机器人能否进入家庭“干实事”的关键考验。

“家庭环境和标准化工厂截然不同,前者充满变化,具有非结构化特征,人机交互更复杂。”武文韬介绍,机器人要想真正融入家庭,不能仅靠简单重复预设动作,必须具备出色的泛化能力。该公司自研的具身智能体系使机器人获得了这项能力。该体系融合了高自由度机器人本体以及GraspVLA、TrackVLA等端到端具身大模型,突破了传统机器人在非结构化家庭环境中的局限。

面对散落的垃圾,Galbot能够精准识别物体及其落点,屏蔽干扰并稳定抓取。

武文韬介绍,研发团队的目标不仅是打造家庭机器人,而是要研发出能够适应多种环境、服务千行百业的通用机器人。未来,这类机器人有望像计算机、智能手机一样,融入工业制造、商业零售、公共服务等领域,成为不可或缺的通用工具。

智能“护老员”执勤

在2025世界机器人大会展厅,广州汽车集团股份有限公司研发的两个第二代具身智能机器人备受关注。它们分别是专为“银发族”量身打造的载人轮足机器人GoMove与服务机器人GoSide。前者是短途出行的可靠护航者,后者是居家生活的贴心照料者。

在现场演示中,载人轮足机器人GoMove时而以四轮模式平稳行驶,宛如一辆便携的代步车。在遇到楼梯时,其通过独特的四轮独立驱动+左右解耦设计,瞬间变身“登山健将”,带着机器人座椅上的老人平稳上下楼梯。同时,机器人座椅始终与地面保持平行,确保老人的身体处于自然坐姿。相关工作人员介绍,机器人座椅贴合人体曲线,采用抗扰动、抑振等技术,即便经过鹅卵石路等路段,乘坐者也不会感觉颠簸。

在模拟居家场景的展台中,服务机器人GoSide则像一位智能管家,灵活穿梭在各个角落。当由工作人员扮演的老人咳嗽并要求“拿毛毯”时,这款机器人能迅速响应并精准执行指令。

该公司人形机器人研发团队负责人张爱民介绍,GoSide搭载的智能系统支持远程操控、本地控制两种模式并带有末端自主功能。老人子女在远程操控时,可通过视觉共享技术实时陪伴老人,协助处理日常事务。在本地控制模式下,依托人工智能大模型,机器人能精准理解语言、识别场景,自主决策并提供近距离服务,有效缓解老人的孤独感。同时,该机器人续航时间超过4小时,可保障其长时间稳定工作。

导盲“新伙伴”登场

“叮——8楼到了!”在本次大会杭州智元研究院有限公司展台上播放的视频里,电梯提示音与机器人播报声同时响起。视频中,一位视障人士在轮足复合式四足机器人的引领下,独立踏上8楼的地面,欣喜之情难以言表。

对许多视障人士来说,独自前往办公楼、医院、商场等高层建筑的特定房间,是件近乎不可能的事。传统导盲手段多存在环境适应性弱、动态路径规划难、交互性差等问题,难以突破“垂直空间”这道障碍。该公司研发的这款四足机器人可以精准引领视障人士抵达指定楼层,其卓越的地形适应性和智能导航能力让人眼前一亮。

这款机器人穿着一双采用轮足复合设计的“轮滑鞋”,能够在铺装路面轻快滑行,切换模式后便化身“攀爬健将”,在40厘米高的台阶上,轻松爬上爬下。它采用NLP语音交互技术,用户无论怎么表达都能“秒懂”。同时,该机器人采用的多模态上下文融合技术,使其能够过滤嘈杂背景音,精准“捕捉”指令。它搭载的激光雷达,可以构建三维环境地图、自主规划路线、动态避障。当遇到障碍时,这款机器人还会贴心提醒用户。它还练出“联动手”——毫秒级响应的本地局域网,确保机器人、电梯、控制终端数据传输“零丢失”。

相关工作人员介绍,这条智能“导盲犬”已经能够辅助视障人士在复杂室内环境中独自安全通行。未来,随着技术持续优化,它有望走进更多办公楼、医院、商场。

户外“小助手”亮相

在2025世界机器人大会杭州具微科技有限公司的展台上,该公司带来的一款红黑相间的四足机器人凭借灵活自如的动作,吸引了众人的目光。这款名为MOVENEW T1的机器人能够根据用户需求进行个性化定制,不仅是户外露营的“得力助手”,更是危急时刻的“生命守护者”。

这款机器人独特的“乐高式”模块化设计,使用户能够根据不同场景更换配件,无论是露营所需的冰箱、记录美景的摄影设备,还是保障电力的外挂电池组,它都能够轻松搭载。在荒野露营时,这款机器人可以根据气温自动调节搭载冰箱的温度,让用户随时都能够喝上温度适宜的饮料。

展台工作人员介绍,这款机器人搭载了全栈自研的人工智能大模型,这一核心科技使其能够精准识别并适应陡坡、碎石、沼泽等复杂地形。同时,它具备强大的负重能力,可以装载100公斤物品,续航时间长达12小时。当用户发出“帮我把行李箱搬去营地”的指令,它会迅速扫描地形、计算出最优路径,同时灵活调整步态,确保在负重状态下依然能够稳定前行。

安全性是这款机器人的核心优势,而这离不开强大的科技支撑。这款机器人内置先进的人工智能环境感知系统,能够实时监测用户的状态。一旦检测到用户跌倒、在低温环境下失温,它可以依靠本地强大的算力快速判断风险等级,并自动触发卫星通信模块,向预设联系人发送精准定位及求救信号。当感知到山体滑坡等环境风险,它会立即启动避障程序并发出预警,为户外筑起“数字安全防线”。

依托一系列前沿技术,这款机器人具备了强大的自主能力。机器人采用的感控一体化系统融合了视觉、惯性导航与压力传感等技术,使其达到了厘米级避障精度并具备毫秒级响应速度。更值得一提的是,它无需依赖云端,自身的算力即可支持完成路径规划、任务调度与紧急响应等复杂任务。

责任编辑:许茜

抱歉,您使用的浏览器版本过低或开启了浏览器兼容模式,这会影响您正常浏览本网页

您可以进行以下操作:

1.将浏览器切换回极速模式

2.点击下面图标升级或更换您的浏览器

3.暂不升级,继续浏览

继续浏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