腾讯:“好用的AI”与国际化产品力互促共进

2025-08-14 10:59:04 来源: 科技日报 点击数:

科技日报记者 罗云鹏 

8月13日,腾讯发布Q2财报,当季实现营收1845亿元。值得关注的是,“好用的AI”与国际化产品力正显现互促共进之势。

事实上,这一互促共进之势的形成非一日之功,而是源于腾讯对AI战略的长期部署。

持续投入研发为“好用的AI”奠定坚实基础。财报显示,腾讯Q2研发开支达202.5亿元,同比增长17%。自2018年至今研发投入超过3795亿元,持续发力核心技术自研、提升产品竞争力与市场扩展。

腾讯董事会主席兼首席执行官马化腾表示:腾讯致力于通过赋能微信内更多应用场景、推动AI原生应用元宝的使用量、升级腾讯混元基础模型的能力,为用户及企业带来更进一步的AI增益。

今年3月,腾讯集团高级执行副总裁、云与智慧产业事业群CEO汤道生曾表示,“腾讯将立足打造‘好用的AI’,把前沿的AI技术,转化成有实效、有温度、可进化的智能产品和解决方案。” 

增长的核心驱动力源于技术创新突破。报告期内,“腾讯混元大模型”持续迭代,通过数据增强和合成技术,在提升数据的质量与多样性的同时,并以更有效的后训练与测试时扩展方法,增强腾讯混元的基础模型能力。

而模型的普惠化进一步降低应用门槛。报告期内,腾讯混元还推出 0.5B、1.8B、4B、7B等四款开源小模型,手机端便可运行,极大降低模型落地门槛。

不仅如此,多模态领域的进展亦巩固了技术领先地位。例如,腾讯混元今年发布多款模型,包括业界首个可交互世界生成模型“混元3D世界模型1.0”,当前其在社区的下载量超230万,成为全球最受欢迎的3D开源模型。

上述模型能力正通过腾讯云平台快速向千行百业渗透。如AI设计智能体Lovart、3D打印品牌拓竹科技MakerWorld以及创想三维等企业,均已接入腾讯混元3D模型的API接口,享受其带来的智能化升级。

与此同时,平台层面的优化加速了AI生态的成熟。报告期内,腾讯云智能体开发平台与“腾讯元器”集成Multi-Agent、RAG等工作流技术,简化开发流程并提升复杂场景处理能力。

时下,垂直场景的落地迎来爆发期。二季度,腾讯密集发布超10款智能体,覆盖企业服务、生活与办公场景,例如企点营销云和健康管理。

开发效率的提升亦成为新的亮点。报告期内,首个AI一体化开发工作台“CodeBuddy IDE”开启内测,在电商活动页开发等场景中,将传统2天周期缩短至2小时以内,效率提升超10倍。同时,“腾讯元宝”新增视频号解读功能,深度融入微信、QQ及腾讯会议等产品。QQ浏览器月活领跑行业,已让超5000万用户获得免费高考服务。AI内容工具“腾讯ima”公域私域双增长,覆盖金融、科研等专业领域。

当前,国际化战略正成为企业服务增长的引擎。2025年上半年,腾讯云技术产品力升级,赢得GoTo集团、CP AXTRA、e&UAE等国际客户认可。

不难看出,腾讯云的全球化角色日益显著。一方面,其成为美团Keeta、美的、泡泡玛特等中国企业出海的“助推器”;另一方面,自建基础设施加速,如斥资1.5亿美元建沙特数据中心等,腾讯云已覆盖80余个国家和地区,服务超万家海外客户。

不仅如此,成功的全球项目交付验证了其产品力。例如,在东南亚科技独角兽Goto旗下Gojek的案例中,腾讯云帮助其在创纪录的4小时54分钟内迁移千个微服务系统上云,大幅降低成本。类似的,CP AXTRA通过腾讯云AI方案提升效率,Tabelog等企业也受益于此。

据了解,腾讯将“好用的AI”作为创新内核,通过国际化实践检验和升级产品力,二者互促共进形成强大合力。这种策略不仅将实验室AI转化为企业及用户的动力引擎,更让腾讯技术在全球化场景中进化出竞争力。

责任编辑:陈可轩

抱歉,您使用的浏览器版本过低或开启了浏览器兼容模式,这会影响您正常浏览本网页

您可以进行以下操作:

1.将浏览器切换回极速模式

2.点击下面图标升级或更换您的浏览器

3.暂不升级,继续浏览

继续浏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