京秦高速京哈铁路大桥顺利完成“四连转”

2025-08-15 10:02:17 来源: 科技日报 点击数:

科技日报记者 吴纯新 通讯员 欧丹

8月14日,一场万吨级的芭蕾“圆舞曲”在“天下第一关”——山海关前极限上演。由中交投资管理,中交二航局参与施工的京秦高速京哈铁路大桥顺利完成“四连转”,为项目全线通车按下“加速键”。

京秦高速遵秦段是国家高速公路网中京哈高速G1公路的并行线,纳入京津冀交通一体化规划,被交通运输部列为国家交通重点工程。项目采用PPP模式建设,路线全长165.15公里,其中由中交二航局承建的京秦高速遵秦段B10标位于秦皇岛市区,主线跨越海港区和山海关区,全长20.41公里。

京哈铁路大桥是项目核心控制性工程,大桥全长652米,需上跨京哈高铁、津山铁路、龙山联络线3条铁路线共计6股道。为不影响既有铁路正常行车,保证施工安全,大桥共设计有4个转体梁,是河北省在建最大规模的转体工程。4座桥梁总重超4.7万吨,相当于4.7座埃菲尔铁塔重量,且桥下平均每4分钟通过一趟列车,每天约有400趟列车经过,要将4个庞然大物在有限时间窗口内平稳、精确地转动到位,难度堪比“绣花”。

为保证大桥顺利转体及3条铁路的运营安全,建设团队在列车间隙抢出施工窗口,运用BIM+3D激光扫描技术构建全尺寸数字孪生模型,将梁体、支座、牵引系统等每一个细节都精准还原到数字空间,为转体施工的每一步操作提供强有力的支撑。转体过程中,北斗定位系统化身“空中标尺”,通过激光追踪,实时捕捉梁体三维坐标,精度达到±0.5毫米,让万吨巨梁在转体过程中的每一丝微小位移都能被精准捕捉;自动连续顶推系统则化身“指挥者”,可根据转体过程中的实时数据,智能调节转体速度,确保万吨级梁体在转体过程中始终“稳如泰山”,最终实现“毫米级”精准对接。

“‘山海转’系列转体施工前后历时38天,其背后凝聚的是建设团队对技术细节的极致把控和施工组织的高效协同,随着4座转体桥精准合龙,京秦高速全线贯通的步伐将进一步加快。”中交二航局京秦高速项目负责人赵冠华表示。

据悉,京秦高速建成后,将对推进京津冀交通一体化发展,完善国家高速公路网结构,改善区域交通条件,促进沿线地区经济社会发展发挥积极作用。

(受访单位供图)

责任编辑:孙莹

抱歉,您使用的浏览器版本过低或开启了浏览器兼容模式,这会影响您正常浏览本网页

您可以进行以下操作:

1.将浏览器切换回极速模式

2.点击下面图标升级或更换您的浏览器

3.暂不升级,继续浏览

继续浏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