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技日报记者 崔爽
8月16日,2025中国自动化与人工智能教育大会暨全国青少年劳动技能与智能设计大赛全国决赛在浙江省桐乡市启幕。
中国自动化学会会士、理事长,中国空间技术研究院研究员杨孟飞院士表示,智能化新阶段正对教育产生着重要影响,这给自动化科技工作者带来了新的机遇和挑战,主要体现在以下四个方面:一是培养智能教师,使因人施教变为现实,极大提升知识教育的效果和公平性。二是实现知识芯片和人脑的结合,使我们获得知识的效率大大提高。三是使人工神经网络和人脑的神经网络结合,创新潜力不断增大。四是形成新的教育制度和新的教育评估方法。他希望广大青少年朋友在本次全国决赛中,继续保持对未知的好奇、对真理的追求,在实践中锤炼动手能力,在团队协作中培养批判性思维,在解决问题中厚植家国情怀。
中国高等教育学会副会长姜恩来表示,必须抓住机遇,以数智化推动教育的深刻变革,担负起时代赋予我们的使命和责任;要从学校、教师、学生角度出发,建设未来教育新生态;各高校要切实增强紧迫感和责任感,将数智化转型作为“一把手”工程,摆在学校“十五五”发展规划核心位置,加强顶层设计和统筹协调,强化条件保障,采取一系列强有力的政策措施,确保改革方向坚定,奋楫前行。
大会设置了以“数字化教师发展:新质教育力的人才锻造机制”为主题的高峰对话环节;发布了《人工智能领域科技人才图谱》和《教育大模型技术路线图》两项关键成果,为数字教育时代的人才精准培养与学科发展提供科学指引与强大工具支撑。
2025中国自动化与人工智能教育大会暨2024-2025学年全国青少年劳动技能与智能设计大赛全国决赛以“数字化赋能教育发展,新质力夯实人才根基”为主题,除3场主旨报告、一场高峰对话外,大会设置5场平行会议,多位高校校长及学者齐聚一堂,研讨人工智能教育变革、学科建设、数字化教师发展、卓越工程师培养、中小学AI科普等热点议题。
(主办方供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