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技日报记者 刘垠
18日,国家税务总局曝光了“新三样”领域2起偷骗税案件,这是税务部门首次对该领域的违法案件进行披露。
这两起典型案件分别为:国家税务总局宜春市税务局第一稽查局依法查处江西南氏锂电新材料有限公司骗享税费优惠案件,国家税务总局深圳市税务局稽查局依法查处一起“新三样”领域犯罪团伙虚开发票骗取出口退税案件。
中国政法大学财税法研究中心主任施正文指出:“产业越是火热,越要守住底线。作为国家重点支持的新兴产业,‘新三样’行业更应守住法律边界,将精力放在技术创新与市场开拓上,而非在税收合规上‘打歪主意’。”
前不久召开的中共中央政治局会议强调,纵深推进全国统一大市场建设,推动市场竞争秩序持续优化,依法依规治理企业无序竞争。
值得关注的是,严肃查处“新三样”领域骗享税费优惠等违法行为,让国家的税收优惠政策“红利”流向真正专注于技术创新、品质提升的企业,推动落后产能有序退出,是落实统一大市场建设的基本要求,也是促进“新三样”行业长期健康发展的关键一招。
近年来,在一系列政策组合拳的持续加力下,我国“新三样”产业规模不断壮大,实现跨越式发展。不过,当前也面临“内卷式”竞争、行业盈利能力减弱等一系列问题。
吉林财经大学税务学院院长张巍表示,税务部门依法查处“新三样”领域的偷骗税等违法行为,有利于营造法治公平的税收环境,保障市场规则统一,让“新三样”行业健康成长,提升产业整体竞争力。同时,也有利于遏制“内卷式”竞争,推动过剩产能退出,实现资源优化配置,更好服务高效规范、公平竞争、充分开放的全国统一大市场建设。
中国人民大学教授朱青认为,规范优化优惠政策势在必行。他建议,依据产业发展阶段、技术进步情况及成本变化等因素,适时对财政补贴标准和范围予以调整优化,规范税收优惠政策,推动行业从“政策驱动”向“创新驱动”转型,进而实现高质量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