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科学家揭示病毒抑制水稻免疫系统新机制

2025-08-18 19:55:38 来源: 科技日报 点击数:

科技日报记者 马爱平

记者18日从中国农业科学院获悉,该院植物保护研究所联合浙江大学、华南农业大学科研团队,在国际上首次揭示水稻病毒通过操控寄主蛋白形成“液-液相分离”液滴,精准抑制水稻抗病毒免疫通路的全新机制。该研究日前发表于国际期刊《自然·通讯》,为开发广谱抗病毒水稻品种提供了关键靶点。  

水稻作为全球半数人口的主粮,常年遭受南方水稻黑条矮缩病毒等病原体的严重威胁。传统研究已知病毒会抑制植物免疫,但病毒蛋白如何精准“挟持”寄主因子、系统性关闭免疫通路的深层机制始终是未解之谜。  

论文共同通讯作者、中国农业科学院植物保护研究所教授周雪平介绍,研究团队发现,南方水稻黑条矮缩病毒编码的P6蛋白在寄主细胞质中发生液-液相分离,形成动态液滴。通过免疫共沉淀与蛋白质谱技术,团队锁定水稻RNA结合蛋白OsTSN1被劫持进入液滴。研究发现,这些液滴精准锚定于细胞的应激颗粒中,而OsTSN1蛋白是液滴定位的关键“导航仪”。

研究证实,OsTSN1是病毒帮凶,其本身具有降解单链RNA的能力。“该发现颠覆了我们对病毒攻击模式的认知。”周雪平指出,“病毒像海盗般劫持寄主蛋白,在液滴‘巢穴’中升级武器,精准击溃免疫哨站。研究首次阐明液-液相分离在水稻病毒侵染中的核心作用,为设计阻断液滴形成或调控OsTSN1活性的抗病品种提供全新路线。”

(中国农业科学院植物保护研究所供图)

责任编辑:陈可轩

抱歉,您使用的浏览器版本过低或开启了浏览器兼容模式,这会影响您正常浏览本网页

您可以进行以下操作:

1.将浏览器切换回极速模式

2.点击下面图标升级或更换您的浏览器

3.暂不升级,继续浏览

继续浏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