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技日报记者 刘侠 通讯员 邢芝莹
8月19日,在川西高原的群山之间,康(定)新(都桥)高速公路正加紧建设。这条由中铁城市发展投资集团参与投资建设的高速公路,正穿越被称为“地质迷宫”的复杂区域,建设者们靠科技与匠心破解多重难题。
康新高速TJ1-1标段的地质条件异常复杂,隧道需穿越断层破碎带、软岩大变形段、高地应力区以及涌突水风险段,集“塌、爆、热、涌、滑”五大风险于一体。例如,康定隧道进口段的Ⅴ级围岩开挖断面达172平方米,相当于两个标准篮球场大小,围岩自稳性极差,稍有不慎便会引发坍塌;贡布卡隧道出口段岩体破碎,地下水活动频繁,突泥涌水威胁如影随形。
“这里的地质条件比预想的更为复杂,每一步都如履薄冰。”中铁一局项目负责人苟涛坦言。
为应对这些难题,项目团队构建了“长中短距离预报结合、物探钻探结合、地质分析与施工观测结合”的“三结合”立体化预报体系。在断层破碎带,30米超前钻探与6米加深炮孔“双管齐下”,为隧道装上“CT扫描仪”;针对大跨度软岩变形,创新采用“双侧壁导坑法+预留核心土”工法,钢拱架、喷锚支护紧随掌子面,确保“开挖一米、稳固一米”。
同时,在涌突水风险段,团队引入“暴雨入渗法”预判水量,通过超前水平旋喷+超前注浆形成“止水帷幕”。
此外,为了确保安全,项目建立了“五位一体”的安全管控体系,通过每日安全晨会、24小时安全值守、应急物资定点存放等措施,筑牢了安全生产防线。截至目前,项目已实现连续安全生产800多天,达成“零伤亡”目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