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技日报记者 李禾
8月18日,“AI+钢铁”技术发布会在北京召开。中国钢铁工业协会副秘书长、冶金工业信息标准研究院院长张龙强在会上表示,人工智能在钢铁行业应用前景广阔,已在生产流程优化、质量控制、供应链管理等方面取得积极进展。随着大模型技术的深入应用,将进一步穿透钢铁生产流程“黑箱”、贯通数据孤岛,实现钢铁生产全流程的智能化和精细化管理。
张龙强说,“AI+钢铁”发展将推动钢铁行业的绿色可持续发展,实现节能减排和环境保护的目标。同时,跨企业、跨行业的AI生态系统构建也将成为趋势,促进钢铁企业与上下游企业、科研机构、技术服务商等的深度合作与协同创新,推动钢铁行业向高端化、智能化、绿色化迈进。
东北大学党委书记郭海指出,钢铁业是国家工业脊梁,AI是创新引擎,两者深度融合是实现高端化、智能化、绿色化的必由之路。本次发布会旨在汇聚行业智慧,共建技术标准体系,共享数字变革红利,为全球钢铁转型升级贡献“中国方案”“东方范式”。
中国金属学会常务副理事长田志凌说,第三代人工智能正在成为钢铁行业跨越瓶颈、实现高质量发展的关键抓手。学会将建设开放数据与算法生态,培育复合型人才,推进示范线与可复制方案落地,服务“人工智能+”战略。
中国钢铁工业协会副会长兼秘书长姜维强调,钢铁产业是新一代人工智能深度赋能的最佳实践场,东北大学长期深耕钢铁行业自动化、信息化技术升级,并取得突出成绩。协会把数字化转型列为行业三大工程之一,启动了钢铁行业数字化转型工程三年行动,发布《钢铁行业智能制造标准体系建设指南》《钢铁行业数字化转型工程建设指南》。目前,一大批钢铁企业在推动数字化转型方面取得实质性进展,依托数字化支撑了高端化、绿色化发展。
会上,宝信软件与东北大学举行合作协议签约仪式。此次合作旨在深化双方在科技项目攻关、人才培养、重大项目研发、科技成果转化和产业化等领域的合作,共同为钢铁行业数字化转型、智能化升级注入新动能。
中国工程院院士王国栋在《开展“AI+钢铁”行动 加速钢铁行业中国式现代化》报告中介绍了开展“AI+钢铁”行动的重要性,上海宝信软件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长田国兵作题为《用人工智能重新定义钢铁——钢铁大模型建设实践》的报告。
据悉,该技术发布会由东北大学、冶金工业信息标准研究院共同举办,围绕“AI+钢铁”探讨前沿技术、分享创新成果,共绘钢铁行业智能化发展“蓝图”。
(受访者供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