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技日报记者 梁乐 通讯员 刁建新
记者8月21日从新疆农垦科学院获悉,由该院绵羊育种团队历经24年持续培育的肉羊新品种“军垦肉羊”,近日成功获得国家畜禽遗传资源委员会审定鉴定通过,成为新疆生产建设兵团首个“国字号”肉羊新品种。
记者了解到,新疆绵羊品种普遍具有适应性强、耐粗饲等优点,但也存在生长速度较慢、繁殖率和出栏率较低等缺陷,造成肉羊种业水平远低于发达国家,对产业可持续发展带来影响。
为此,在我国著名绵羊育种学家、中国工程院院士刘守仁指导下,新疆农垦科学院绵羊育种团队历经24年,利用高性能萨福克羊公羊、高繁殖力湖羊母羊和适应性强的阿勒泰羊母羊开展杂交选育,通过连续四个世代的横交固定、选育提高,培育出了肉用性能突出、繁殖力高、适应于新疆南北疆产区自然生态环境放牧、半放牧半舍饲和舍饲饲养方式的专用多胎肉羊新品种。2023年10月,这一新品种的中间试验通过验收,并正式命名为“军垦肉羊”。
新疆农垦科学院绵羊育种团队负责人杨永林介绍,军垦肉羊具有典型的肉羊特征,公、母羊均无角,头和四肢为黑褐色或褐色,体躯为白色异质毛;体质结实,结构匀称,呈长桶状,肉用体型明显,前躯丰满,后躯肌肉发达,背腰长而宽广平直,四肢健壮。
2025年2月,军垦肉羊新品种通过国家畜禽遗传资源委员会专家组的现场核验,专家组认为军垦肉羊新品种综合指标居国内领先水平,市场推广应用前景广阔。
“在二十余年的培育过程中,我们创建了具有新疆地域特色的肉羊‘核心育种场+育种场+扩繁基地’三级联合育种体系和协同育种机制及联合育种模式,为军垦肉羊新品种培育和技术推广应用提供了保障。”新疆农垦科学院绵羊育种团队成员杨华介绍,目前,军垦肉羊新品种育种群数量为16447只,扩繁群已达3万余只。
内蒙古农业大学校长、国家畜禽遗传资源委员会羊专业委员会副主任刘永斌认为,军垦肉羊集中了多个品种的主要优势,区域性明显,能够很好地满足市场需求,带动中西部肉用绵羊产业发展,特别是对于新疆地区有很明显的带动和引领作用。
(受访者供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