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技日报记者 洪敬谱
8月19日,安徽全椒经济开发区电子新材料产业园内,全椒南大光电材料有限公司(以下简称南大光电)的中控室里,显示屏“矩阵”实时跳动着生产数据,工作人员通过电脑精准把控生产流程。
这家全椒电子新材料产业的“链主”企业,正以每年20%销售收入投入研发的力度,推动产品实现国产化替代,成为区域产业高质量发展的生动注脚。
回溯2013年,全椒县通过招商引资引进江苏南大光电材料股份有限公司,落地高纯特种电子气体产业化项目,由此拉开了该县电子新材料产业园建设的序幕。
以南大光电为龙头,全椒县打出产业培育“组合拳”:成立县委主要领导牵头的专业招商小组,推行“以商招商”模式;创新“四到”(随叫随到,不叫不到,服务周到,说到做到)精准帮扶和项目“四方”(投资方、施工方、监理方、帮扶责任单位)周碰头商谈帮办机制,构建“有求必应、无事不扰”的营商环境,持续延链补链强链。
政策红利加速释放产业动能。2014年,安徽柯仕达科技有限公司入驻园区,10年间成长为年产近2000吨电子助焊剂的行业前五企业;2016年至2018年,安徽博泰电子材料有限公司、全椒科利德电子材料有限公司、全椒亚格泰电子新材料科技有限公司等企业相继在此落户,形成梯队发展格局。如今,园区已集聚企业22家,其中规上企业14家,今年上半年实现产值15.2亿元,构建起以电子特气、非金属新材料为主导,精细化工为补充的产业生态。
产业高质量发展离不开人才支撑。全椒县先后引进6个高层次人才团队,获安徽省、滁州市、全椒县三级财政支持共计6000万元。南大光电等企业设立省级博士后科研工作站,安徽博泰电子材料有限公司跻身省级国际科技合作基地,多元人才平台为产业创新注入源头活水。
从一片空白到集群成势,全椒电子新材料产业园已斩获“全国电子新材料产业示范基地”“安徽省新材料产业十强园区”等多项荣誉。如今,这片创新热土正以蓬勃态势,书写着县域经济培育新质生产力的精彩答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