陆冬琦 陈钦荣 科技日报记者 刘昊
在全国农村能源革命试点县宾阳,“分布式光伏+农光互补”模式让荒坡变身“阳光银行”;柳州国轩电池有限公司的生产车间里,自动化生产线高速运转;苍梧县六堡镇的茶园里,智能电炒锅吞吐着茶叶,电气化杀青工艺让每吨茶叶减少碳排放……立秋时节,走进八桂大地,扑面而来的是绿色发展的蓬勃活力。
新能源作为第一大电源装机超5000万千瓦、“碳电寻源”系统一键查询“数字碳账单”、绿电交易半年突破百亿千瓦时……广西一系列生动实践的背后,是“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理念的深刻指引。如今,广西正以电力绿色转型为旋律,奏响生态与经济协同发展的绿色乐章。
今天的广西,每消耗3度电,就有2度来自清洁能源。近年来,广西积极践行“两山论”,推动能源结构深度重构,从过去以水火为主发展为风光水火核蓄储多元协同的格局。风、光等新能源更是从零的突破发展到千万千瓦级集群。
“十四五”以来,广西新能源年均增速达40.9%。截至今年6月,广西电源总装机容量1.1亿千瓦,清洁能源占比超七成;其中新能源装机5329万千瓦,占总装机的48.5%,是广西第一大电源;光伏、风电装机分别达2792万千瓦、2272万千瓦,同比2015年分别增长229倍、56倍。
伴随新能源快速发展与大规模接入,电网网架结构、调度模式、运行方式也发生了颠覆性改变。南方电网广西电网公司以数字化绿色化协同,促进新型电力系统和新型能源体系建设,推动电网更智能、更绿色、更可靠。
以实现高比例新能源高水平消纳为目标,南方电网广西电网公司将人工智能技术深度融入电网运行全流程,构建起“技术赋能+精准调度”的智能体系。“我们上线AI数字员工、调控智能体,升级‘人工智能算法+人工预报员’方式,提升‘风光水荷’预测准确率,从源网荷储各环节保障电力供应和新能源最大程度消纳。”南方电网广西电力调度控制中心副总经理邹清林说。
在八桂大地这片绿意浸润的土地上,绿色动能澎湃涌动,成为驱动产业升级和乡村振兴的新引擎,不断提升发展“含金量”。
今年上半年,广西全社会用电量1284亿千瓦时,其中,产业增加值贡献度大的高技术装备制造业用电增幅达9.6%,占比升至58%的服务业同比增长6.7%,四大高耗能行业用电同比下降1.9%,“高效低碳”的转型轨迹愈发鲜明;风能原动设备制造用电同比增长120%,三新行业以41.2%的增速领跑,绿电产业链的蓬勃动能清晰可见。
如今,广西3100个电气化村星罗棋布,1905座乡镇充电站守护绿色出行,零碳示范区以及零碳供电所、零碳综合能源站等各类应用场景成燎原之势,绿色动能正转化为乡村用电的增长活力。上半年,广西乡村居民用电达246.4亿千瓦时,同比增加5%,支撑着乡村绿电消费稳步提升。一个个跳动的数字,见证着从“发展绿色”到“绿色发展”的质变。
在探索绿色发展的路上,南方电网广西电网公司不断解锁新场景、解码新方案。南方电网广西电网公司《“美丽中国 低碳能源”——广西电网公司生态价值链整合商助力社会降碳实践》案例入选生态环境部2025年绿色低碳典型案例。《广西“城+乡能源生态”赋能社会低碳循环发展》案例在第29届联合国气候变化大会亮相,被收录国务院国资委《中央企业绿色低碳发展优秀实践案例(中英文)》。
南方电网广西电网公司战略规划部总经理刘艳阳表示,立足能源圈及跨圈跨界合作,加快推动能源电力绿色发展,促进“充电网、车联网、能源网、物联网”四网融合,推动数字经济服务绿色发展,协同开展核心技术攻关,构建立足广西、服务南方、辐射东盟的零碳绿电产业生态圈,让“生态绿”变成覆盖经济、社会的“多维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