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技日报记者 李均 王春
跨越五洲四海,奔赴东方之约。第八届中国国际进口博览会(以下简称“进博会”)即将开幕。11月4日,科技日报记者来到本届进博会举办地——位于上海青浦区崧泽大道的国家会展中心(上海),一探究竟。
从空中俯瞰,外形如同巨型“四叶草”的国家会展中心,正以全新的姿态喜迎“八方客”;展馆内,各大展区布展工作已全部完成,各项保障工作已经就绪。
据介绍,本届进博会共有155个国家、地区和国际组织参与,4108家境外企业参展,其中美国企业参展面积连续7年保持第一。本届进博会将展示461项新产品、新技术、新服务,助力中国大市场成为全球创新的试验场、利润场、应用场。

全球创新产品首发首展
进博会历来是全球创新产品首发、首展的重要舞台。
来到位于汽车及智慧出行展区的特斯拉展台,记者看到,明星展品Tesla Cybercab迎来亚太地区首秀。它以金色流线型车身、没有方向盘和脚踏板的独特设计,吸引媒体记者目光。展台工作人员透露,预计这款车型于明年二季度量产。

2025年是特斯拉进入中国市场的第11年。今年2月,上海储能超级工厂正式投产,这是特斯拉在华的第二座超级工厂,标志着特斯拉在华业务正式步入新阶段。今年三季度特斯拉在中国市场销量近17万辆,环比增长31%。同时,上海超级工厂出口的车辆在亚太多个市场也取得亮眼销量成绩。
进博会是近距离观察中国高水平对外开放的“大舞台”,也是沉浸式感受中国超大规模市场优势的“体验区”。
第五次参与进博会的“轮胎大王”米其林,今年以“印记山河 共赴未来”为主题参展。展台设计巧妙融合中国本土文化灵感与米其林在复合物领域的专业优势,集中呈现涵盖轮胎、复合物及生活方式体验的多元创新成果。其中,亚洲区域首发的全新浩悦5 Energy轮胎,在延续“国民神胎”浩悦系列卓越湿地安全性能的同时,实现了全生命周期的节能、环保与耐磨升级。
值得一提的是,采用米其林FCG复合涂层材料的刚性充气艇也将首次在华展出。凭借在复合材料领域上的深厚积淀,米其林已在交通出行、建筑、航天能源、低碳能源及医疗等高要求领域发挥作用。
打造国际合作新模式
走进进博会之门,仿佛打开一个万花筒,轻轻转动,便能窥见人类智慧正在浓缩为触手可及的梦想。
在本届进博会上海西井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展台,因参演《流浪地球2》圈粉无数的明星产品——全时无人驾驶新能源重卡 Q-Truck炫酷亮相。这款采用无驾驶室颠覆性设计的产品,目前已成功出口至阿联酋、英国、埃及、墨西哥等国。公司公共事务高级经理陈霖告诉科技日报记者,这款产品已在英国菲力斯杜港等港口物流场景实现24小时不间断作业,以实际运营成果刷新无人驾驶规模化应用成效。

过去出口创汇“卖全球”到今天扩大进口“买全球”,进博会正吸引全球优质企业纷至沓来。
今年是高科技跨国公司霍尼韦尔第八次亮相进博会。在过去七届进博会中,企业累计展出了约170项创新技术、产品和解决方案,其中多数已经在中国市场成功落地。
“进博会溢出效应是巨大的。”霍尼韦尔大中华区总裁余锋告诉记者,在2023年进博会期间,霍尼韦尔发布的智能建筑能源管理系统,已在中国写字楼、酒店、工厂等广泛应用。今年进博会期间,霍尼韦尔共推出8款创新产品,其中多款产品由中国本土团队研发制造。“我们在中国开发上市的新产品大部分都是和客户共同合作创新的结果。”余锋表示。
科技赋能“智慧保障”
记者探营发现,本届进博会的能源、特种设备安全保障等方面都迎来“智慧升级”,通过科技赋能监管,为活动的安全有序举办保驾护航。
位于进博会主会场仅200米的华电上海国家会展中心(上海)能源站,集合了分布式电热冷耦合、余热余压利用等先进技术,连续八届为会展中心提供冷、热等多种能源,综合能源利用效率达80%。自10月30日15时以来,能源站配合国家会展中心运用智能化手段,先后多次对核心区六大区域进行供能管网测试、控温演练、降温循环。华电福新能源有限公司运行维护部主任左兰波介绍,“进博会期间,我们已全面做好全时段、全天候的供能保障准备。”

为应对展会期间大客流,进博会相关保障部门提前开展了自动扶梯大客流疏散和突发事件联动处置多轮应急演练;44台自动扶梯全部加装人流量实时监测预警,借助智能化、信息化手段,确保紧急情况能实现快发现、快响应、快处置。“这样能保证在两分钟之内处置突发事件,更好地做好进博会保障工作。”上海市市场监督管理局特种设备安全监察处副处长王强说。
秋冬交替时节,当上海再次被世界的目光点亮,关于相遇、交流与未来的华彩乐章,正在“四叶草”的穹顶下燃情奏响。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