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技日报记者 韩荣
8月22日,有机旱作农业暨土壤健康发展趋势论坛在山西农业大学举办。会上,相关专家围绕有机旱作农业和土壤健康领域理论创新和技术应用中存在的核心问题把脉问诊、提供指导,助力山西农业实现高质量发展。
山西少雨缺水,有机旱作是山西农业的一大传统技术特色。近年来,山西省坚持把发展有机旱作农业作为带动全省现代农业发展的战略性、基础性工作,农田由“望天收”实现“科技养”,产业从“小散弱”变为“特优强”,一条旱作农业的现代化路径正穿透以往雨养农业的困局破土而出。
中国工程院一局局长罗莎莎介绍,本次院士行活动将充分发挥院士专家的资源优势,为山西有机旱作农业发展把脉问诊,为山西农业现代化发展出谋划策。同时,中国工程院农业学部将以此次活动为契机,围绕有机旱作农业发展的战略性问题开展咨询研究,举办学术研讨,为有机旱作农业发展提供专业的战略咨询建议;继续发挥院士资源优势,提供战略性、前瞻性、综合性、储备性研究成果,继续支持院士围绕有机旱作农业抗旱节水体系建设、耕地质量改善、作物丰产栽培技术等开展核心技术攻关,助力山西打造有机旱作农业创新高地、人才高地和产业高地。
山西农业大学校党委书记廖允成在致辞中代表学校向各位院士、专家、领导莅临论坛表示热烈欢迎,并向大家长期以来给予校院事业的关心、支持和帮助表示衷心感谢。他表示,希望各位院士专家为山西有机旱作农业和土壤健康发展出谋划策,帮助学校更好凝练研究方向、明确发展路径、促进内涵发展,为学校的科技创新注入强大动力,推动有机旱作农业和土壤健康领域多出成果、快出成果、出大成果。
开幕式上,山西农业大学与相关专家签订合作协议,未来将进一步深化合作关系,开展联合科研攻关。当天,山西农业大学校党委副书记、校(院)长张强、有机旱作农业部省共建重点实验室主任王娟玲分别介绍了土壤健康山西省实验室情况及有机旱作农业产业相关问题。
(受访者供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