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技日报记者 张添福
近日,《青藏高原北部高山冰缘带植物图谱》由科学出版社出版。该书收集了青藏高原北部高山冰缘带223种植物,填补了这一“隐秘的植物王国”植物多样性系统调查的空白。
青藏高原被誉为“地球第三极”,其高海拔造就了大面积的位于雪线(冰川)下缘、灌丛草甸上缘的高山冰缘带。高山冰缘带生长有雪莲属、红景天属、无心菜属、绿绒蒿属等多种耐逆性极强的物种,是分布于陆地有性繁殖植物的海拔最高的极限环境,也是耐逆基因和生物资源宝库,是名副其实的“隐秘的植物王国”。
图谱收集的223种植物,隶属34科94属。其中,中国特有种79种,资源植物178种,易危植物3种、近危植物6种,国家一级重点保护野生植物1种、二级重点保护野生植物6种,青海省重点保护野生植物9种。
同时,图谱精选了各植物的生境照及根、茎、叶、花、果等器官细节照,简明描述了其形态识别特征,介绍了各物种的生态习性,并总结了其保护等级和资源状况。
图谱主编,青海师范大学生命科学学院副院长、教授陈哲表示,当前,气候变暖正在加速青藏高原乃至全球的冰川萎缩,正在创造出一些世界上增长最快的“新陆地”,即冰川消融区或冰川前缘裸地。“有证据显示,随着低海拔植物的上移,冰川消融区正在变绿,因此,高山冰缘带是地球上仍在不断‘成长’的一类特殊生态系统。”陈哲说。
“长久以来,受环境条件限制,人们对高山冰缘带植物多样性的认识十分有限。”陈哲介绍,其团队于2019年至2024年,累计行程5000千米,详细调查了祁连山全境和昆仑山东段高山冰缘带的植物多样性,填补青藏高原北部高山冰缘带植物多样性调查的不足,图谱可作为祁连山、昆仑山等高海拔地区植物野外识别的参考手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