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技日报记者 陈瑜 何亮
时值暑假,8月24日,记者随“活力中国调研行”福建主题采访活动,走进位于闽侯荆溪镇关中村的国潮金鱼博物馆,见到了一群在此参加研学活动的孩子们。国潮金鱼博物馆创始人黄林青说,2024年,博物馆被授牌为闽侯县中小学生研学实践教育基地,这为中小学生提供了一个生动有趣的学习场所。学生们可以在这里近距离观察金鱼的生活习性,了解金鱼的养殖知识和文化历史。通过与金鱼的互动,激发学生们对自然科学的兴趣,培养他们的观察力和探索精神。
福州是中国金鱼之都,金鱼养殖历史近六百年,与北京宫廷金鱼、苏杭金鱼并肩中国三大金鱼流派。福州观赏金鱼培育技艺荣获福州市第六批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
金鱼业界广为流传“世界金鱼看中国,中国金鱼看福州,福州金鱼看闽侯”。闽侯县被誉为“中国金鱼之乡”,现有43家金鱼养殖场,养殖面积达1250余亩,主要分布在南通、荆溪、小箬等乡镇。2024年产各类金鱼近1500万尾,年产值近4亿元,占福州地区金鱼产业的70%左右,占全国高端金鱼的80%左右,20%的精品鱼出口到日本、东南亚、欧美等地。近几年,闽侯运用新技术,杂交培育出一批奇特品种,如被誉为“金鱼之王”的“兰寿”金鱼、被称为“国宝”的熊猫蝶尾金鱼。
国潮金鱼博物馆于2023年8月从三坊七巷搬到荆溪镇关中村。博物馆定期邀请专家来到直播间,传播福州金鱼文化、打造金鱼主题文旅品牌。在博物馆里,还能欣赏到兰寿金鱼、狮子金鱼等中高端金鱼。
黄林青认为,福州的金鱼产业已从单纯的养殖销售升级到多元化发展,普及金鱼养殖知识,传播金鱼文化,这样才能夯实坚实的市场基础。
(科技日报记者 陈瑜 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