厦门:第三届“苏颂杯”未来产业技术创新赛完成初赛

2025-08-26 13:13:58 来源: 科技日报 点击数:

科技日报记者 符晓波

厦门第三届“苏颂杯”未来产业创业大赛近日完成初赛。经专家组公开公正评选,201个参赛项目及企业(含金砖赛道)从超1000个参赛项目中脱颖而出,入围复赛。

记者从赛事组委会获悉,本届大赛在项目征集阶段,实现了项目数量与覆盖范围的双新高;三大赛道初赛入围项目可圈可点,不仅在技术上具有突破性,也展现出较强的产业化前景,拥有“技术硬、模式通、落地强”的共性。这些优质创新资源的集聚,为大赛注入强大创新活力。

参赛项目量质再创新高

自今年6月启动以来,本届赛事通过主赛区联动全国八城密集宣发,共吸引全球1056个项目报名,其中成果类项目316个,企业类项目740个,覆盖美国、比利时、加拿大等21个国家及国内96个城市,实现“项目数量与覆盖范围双新高”。参赛项目数量远超往届,涉及人工智能、大数据、新能源等热门领域,展现出当前多元的前沿技术方向与应用场景。

值得一提的是,今年首次设立的金砖赛道面向金砖成员国、伙伴国及其他新兴市场与发展中国家开放,共征集183个科创项目报名,51个项目入围初赛,参赛主体覆盖中国、埃塞俄比亚、巴西等11个国家的58座创新城市。

赛事组委会表示,金砖赛道呈现出国际化程度高、领域聚焦度强、人才结构优质等特点,项目集中在未来材料、未来信息、未来健康三大领域,充分展现赛事在促进多边科技交流、推动创新成果转化方面的特殊价值及重要作用。

多维度考量项目创新力和成长性

初选阶段,来自融资机构、高校、科研院所等领域专家组成的评审团对参赛项目进行严格公正的评审和筛选。受访专家普遍表示,今年参赛项目和团队令人印象深刻,因项目普遍优质,评审组需优中选优。

未来信息赛道评审专家表示,令人欣喜的是,今年参加“苏颂杯”的项目全部都是“新面孔”,且多数契合未来信息赛道主流,如AR、VR、下一代显示、算力等有价值、有市场的硬科技前沿项目。首轮遴选出的项目,普遍代表各自领域较高水平,拥有突出的创新成果,未来若能获得政府及相关金融资金的支持,有望实现从0到1的突破、从1到100的跨越。

评审严格遵循“公开、公平、公正+竞争择优”原则,以量化评分表为基础,企业组侧重“潜力”,成果组侧重“验证”,同时对与厦门产业链互补、长期价值明确的项目额外加权。

评审组表示,团队实力、科研成果以及是否具有落地发展潜力是评审核心维度。对此,专家组尤其看重参赛项目及团队的成长性和可培育性,会重点考察成果质量与团队协作能力。

从初赛结果看,晋级项目普遍具备“技术硬、模式通、落地强”的共性,在团队方面,成员涵盖科研、产业、运营等领域,形成“创新+落地”的能力闭环;在技术上,拥有专利或技术壁垒,部分成果已进入中试或小规模应用阶段;同时具有清晰的商业模式及落地规划。

找准成果与产业布局契合点

随着初赛的顺利完成,大赛即将进入复赛阶段。对入围项目而言,如何在下阶段比赛中脱颖而出,成为参赛者关注的焦点。

已连续举办三届的“苏颂杯”赛事,是厦门实施科技创新引领工程的重要抓手之一,旨在通过高水平赛事平台持续吸引未来产业领域优秀人才、顶尖技术、优质资本和硬科技项目落地厦门。

就此,初赛专家评审建议,入围项目首先要找准创新成果与厦门产业布局的契合点,用具体案例和数据展现项目落地厦门的可行性与发展潜力,以突出自身优势;其次,团队是项目持续发展的核心动力,要着重展示团队协作能力,能清晰规划未来成长路径,说明团队如何能借助政策和资金支持实现突破,让评审看到项目长远发展的潜力。

未来健康赛道评审专家介绍,参赛项目整体呈现“技术聚焦刚需、方向契合厦门产业布局”的特征,多数项目明确表达了落户厦门的意向,既体现了赛事对创新团队的吸引力,也彰显了厦门在未来产业赛道的磁聚效应。对后续比赛,他建议围绕“评分逻辑+答辩场景”突破,强化“差异化亮点”与“厦门适配性”,既要突出自身技术的“不可替代性”,又能结合厦门场景,细化商业模式的本土化路径,将“厦门元素”融入叙事,与厦门产业共成长,契合赛事核心目标。

据悉,厦门连续两年创办“苏颂杯”未来产业技术创新赛取得实效。前两届“苏颂杯”赛事,共吸引来自欧美、日韩、东南亚等地区18个国家及国内26城的共835个优质项目的参与,延揽数千名高层次人才,构建起“项目遴选—政策直通—产业落地”的全链条生态;获奖项目落地率达75%,349项科技成果精准滴灌厦门市“4+4+6”现代化产业体系,“双百计划”直通车开启“引进一个团队、带动一个产业”的良好效应。

责任编辑:王倩
网友评论
最热评论
没有更多评论了

抱歉,您使用的浏览器版本过低或开启了浏览器兼容模式,这会影响您正常浏览本网页

您可以进行以下操作:

1.将浏览器切换回极速模式

2.点击下面图标升级或更换您的浏览器

3.暂不升级,继续浏览

继续浏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