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技日报记者 宋迎迎
8月28日,青岛海洋装备创新发展联盟成立暨产学研协同对接大会举办。大会以“科引深蓝 融合聚能”为主题,聚焦海洋装备制造领域,推动科技成果与产业需求高效对接。
青岛海洋装备创新发展联盟聚焦海洋装备领域的核心关键问题,引导各方开展协同创新,着力完善科技成果转化的服务体系,为创新成果从实验室走向市场搭建便捷桥梁。联盟将通过常态化举办产学研对接、发布技术需求清单、开展联合攻关等方式,持续推动创新资源共建共享,提升海洋装备产业整体竞争力。
“期待在联盟的推动下,广大企业和科研院所紧盯国家战略需求,聚焦深海极地、智能绿色等前沿方向,集中力量攻克一批关键技术,推动成员单位间数据共享、联合攻关、成果共育,持续提升海洋装备产业高端化、智能化、绿色化水平。”青岛市委常委、副市长王波表示。
青岛海洋装备创新发展联盟首批成员单位达151家。联盟首任轮值理事长单位、海洋石油工程股份有限公司党委书记、董事长王章领表示,将发挥理事长单位链主企业引领作用,推动产业链上下游协同创新。
大会同步举行了海洋科创中心揭牌仪式。科创中心将发挥科技对接服务、科技项目孵化落地、科技投资基金运作、海洋创新技术研发四大职能,构建“专家团队+应用场景+科技赋能”的产学研深度融合,以及科研单位、政府和企业“三位一体”的科技成果转化模式,在海洋装备领域形成“联盟+中心”的双平台支撑格局,推动科技创新与产业创新深度融合,加快培育海洋领域新质生产力。
大会采用“主会场+平行闭门会+路演”模式,实现海洋船舶、海工装备、深远海养殖装备三大领域的产学研精准对接。在海洋装备科技成果项目路演环节,“远海漂浮式风电平台”“低成本模块化智能水下机器人”等8个项目登台展示,吸引30余家企业和投资机构的关注,现场达成10余项合作意向。
大会由中共青岛市委海洋发展委员会办公室主办,青岛市海洋发展局、青岛国信发展(集团)有限责任公司承办。
(主办方供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