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技日报记者 华凌
作为中关村科技园核心区域,北京海淀区中关村街道依托辖区近百位院士专家的资源优势,持续推进“院士进社区”系列活动,通过科普讲座、互动体验等形式搭建科学家与居民的沟通桥梁,将高端学术资源转化为基层治理与人才培养的动力。
近日,中关村街道新科祥园社区以“科学之家成长营”活动为载体,组织青少年及家长走进中国科学院植物研究所,特邀91岁的中国科学院院士、植物生理学家匡廷云开展科普活动。匡院士深耕植物生理学六十余年,三度获国家自然科学奖,晚年仍热心科普。活动中,她从光合作用原理讲起,详解我国智能植物工厂领域的发展成就,还为孩子们赠送《美丽的观赏植物》并寄语生态文明建设。为办好此次活动,她提前半年协调时间、设计路线、修改课件,当天连续站立讲解40分钟并耐心答疑,其专业与热情打动了在场所有人。参与活动的准初二学生吴国豪在日记中写道,此次讲座让他对生物课充满期待。
中关村街道近年来不断探索院士资源与社区服务的融合路径。一方面,通过庆生慰问、生活服务等暖心举措关怀院士;另一方面,积极发动院士走出实验室,参与“中国科学院开放日”“科创加速营”等品牌项目,助力地区创新创业大赛、为企业发展提供咨询。如今,“院士进社区”已成为街道特色科普品牌,有效拉近居民与前沿科学的距离,提升了青少年科学兴趣。
未来,中关村街道将进一步拓展融合路径,推动科学家精神进企业、进社区。在企业服务领域,构建“企业创新、院士引领、社区落地”生态;在基层治理层面,深化“科学传播—社区治理—人才培育”三位一体模式,既持续提升居民科学素养,也为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和基层治理现代化注入智慧与活力。
(中关村街道供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