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技日报记者 华凌
电梯安全关系民生福祉。近日,北京海淀区市场监管局以“人人讲安全、个个会应急——查找身边的安全隐患”为主题,在清河街道凤栖家园组织开展电梯救援应急演练,通过实景模拟与现场答疑,切实提升居民乘梯安全意识及应急处置能力。
演练现场还原了居民被困电梯的真实险情:一名“被困者”模拟被困于6号楼一单元1号电梯内,通过按下紧急按钮发出救援呼叫。值班人员接报后立即响应,借助紧急通话装置精准掌握现场情况,迅速通知电梯安全员赶赴救援,并持续安抚“被困者”情绪。救援人员抵达后,第一时间在电梯口设置警戒线、疏散围观群众,构建安全救援区域。在确认“被困者”状态稳定后,严格遵循规范流程,先切断电梯总电源规避漏电风险,再利用盘车装置将轿厢缓慢移至平层,最后使用三角钥匙打开厅门,成功完成救援。整个过程操作规范、衔接顺畅,充分展现了应急处置的专业性与高效性。
演练后的答疑环节中,居民们踊跃提问,“被困电梯后首要步骤是什么?”“电梯二维码有何功能?”等问题接连抛出,海淀区市场监管局工作人员、维保工程师及物业经理组成“流动答疑圈”,逐一细致解答。特种设备安全监察科相关负责人着重强调,遇困时应先通过扶梯按钮面板的紧急报警装置求助,清晰说明所在小区、楼栋、单元等位置及被困人数、身体状况;同时介绍,北京在用电梯均已张贴“一梯一码”二维码,集成了维保、检验、应急救援等信息,市民扫码即可一键联系使用单位、维保单位及119指挥中心。
此次应急演练不仅向居民普及实用的乘梯安全知识,更强化了特种设备使用单位的主体责任。海淀区市场监管局相关负责人表示,将以此次演练为契机,进一步提升监管效能,织密电梯安全防护网,全力守护群众“上下楼”的每一步安全。
(主办方供图)